怜悯,我今远去,为人作奴作婢,不知所止,不见我母心实不甘,请为传话母亲,疾来相见一别!”
金发曼坻,时正在山中拾取成熟自落果实,负荷满筐,正想带回住处,忽然左足发痒,右眼跳动,两乳喷汁,如受吮吸,心中十分希奇,以为平时未曾经验,必有大变,方作预示。或者小孩有何危险发生,不能自免,正欲母亲加以援救。
想到此时,即刻弃去果筐,走还住处。有一狮子,因知太子把儿女给人,实为心愿,恐妃一回住处,由于母子情爱,障碍太子善心,就故意在一极窄路上,当道蹲据,不让金发曼坻走过。
妃子就说:
“狮子狮子,不要拦我,愿让一路,使我过身!”
狮子当时把头摇摇,表示不行。到后估计退伍军人业已走去很远,无法追赶,方站起身来,令妃通过。妃还住处,见太子独自坐在水边,瞑目无视。水边林际,不见两儿。即往草屋求索,也不在内。便回到太子身边,追问小孩去处。
妃子说:
“我们小孩,现在何处?”太子不应。妃子发急,又说:“你听我说,不要装聋,我们小孩,现在何处?快同我说,告我住处,不要隐瞒,使我发狂!”
妃子如此再三催促太子,太子依然不应。妃极愁苦,不知计策,就自怨自责:“太子不应,增加迷惑,或我有罪,故有这事!”
太子许久方说:
“拘留国来一穷军人,向我把两个儿女讨走,我已送他带去多时!”
金发曼坻听说这话,惊吓呆定,如中一雷,躄地倒下,如太山崩。在地宛转啼哭,不可休止。
太子劝促譬解,不生效验,太子因此想起故事一个,就向失去儿女那个母亲来说:“你不要哭,且听我说,这有理由,你不分明。这事有因有果,并不出于意外。你念过大经七章没有?经中故事,就是我等两人另一时节故事。那时我为平民,名鞞多卫,你为女子,名曰陀罗。你手中持好花七朵,我手中持银钱五百,我想买你好花,献给佛爷,你不接钱,送我二花,求一心愿。你当时说:愿我后世,作你爱人,恩怜永生,如大江水。我当时就同你相约:能得你作夫人,为幸多多,但我先前业已许愿,愿我爱人,一切能随我意见,不相忤逆,随在布施,不生吝悔。你当时所说,为一‘可’字。今天我把小孩送人,你来啼哭,扰乱我心,来世爱怜,恐已因此割断!”
曼坻听过故事,心开意解,认识过去,只因心爱太子,坚强如玉,既然相信从布施中,可以使两人世世为夫妇,故不再哭,含泪微笑,且告太子:“一切布施,皆随所便。”
那时有一大神,见太子大方慷慨,到此地步,就变作一人,比先前一时那退伍军人还更丑陋,来到太子住处,向太子表示自己此来希望:“常闻太子乐善好施,不逆人意,来此不为别事,只因我年老丑恶,无人婚娶,请把那美丽贞淑金发曼坻与我,不知太子意思如何?”
太子说:
“好,你的希望,不会落空。你既爱她,把她带去,你能快乐,我也快乐!”
金发曼坻那时正在太子身旁,就说:
“今你把我送人,谁再来服侍你?”
太子说:
“若不把你送人,还说什么平等?”
太子不许妃再说话,就牵妃手交给那古怪丑人。大神见太子舍施一切,毫不悔吝,为之赞叹不已,天地皆动。这大神所变丑人,就把曼坻拖去,行至七步,只复回头,重把曼坻交给太子,且说:“不要给人,小心爱护!”
太子说:
“既已相赠,为何不取?”
那丑人说:
“我不是人,只是一神,因知慷慨,故来试试。你想什么,你要什么,凡能为力,无不遵命。”
曼坻即为行礼,且求三愿:一愿从前把小孩带去的退伍军人,仍然把小孩卖至叶波国中;二愿两个小孩不苦饥渴;三愿太子同妃,早得还国。那大神一一允许。又问太子,所愿何在。
太子说:
“愿令众生,皆得解脱,无生老病死之苦。”
大神说:
“这个希望,可大了点,所愿特尊,力所不及,且待将来,大家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