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甸时,又为小孩子看到,大声叫喊。一行仍然不理,向东飞去。
到了城中,又有小孩喊叫如前。这些小孩,全皆穿得十分整齐,还是正规小学生。
乌龟就想:“乡下小孩不懂事情,见了我们搬家,大惊小怪,自不出奇。你们城中小孩,每天有姑妈教员为说故事,见多识广,也居然这样子大惊小怪!”正想说:“你们教员,教你们些什么东西?纵是搬家出嫁,同你地下小孩有甚关系,也值得大惊小怪?”话一出口,身子就向下直掉。
说到这里,那穿青衣的人,正预备说以下事情,那时手中烟卷已完事了,准备掉换一枝烟卷。我觉得这故事十分动人,不知道这乌龟究竟掉到什么地方,是死是活,替它十分担心,忘了先前约束,就插口问:“以后呢?”我可发誓,我只问那么一句,那穿青衣的人,就只为我插嘴说过那么一句话,即刻就生起气来了。他显出极不高兴的神气,向我说道:“为什么问这种蠢话?以后的事谁清楚?
我嘱咐不许打岔,你又打岔。看你意思,我说到末尾,你一定还会要问:那这故事,你既不是雁鹅,你又打哪儿来的?你别管我是雁鹅不是。我说故事,从来就不高兴人家这样质问!”我就赶忙分辩,说明一切出于无心,请他原谅。这穿青衣的人只自顾自己把话说完以后,不管我所说的是什么,似乎依然还很不高兴我,把烟卷燃好,就向芦苇那边扬扬长长大模大样走去了。我看他走去时,还以为他不会那么认真,就很好笑的想着:“你那种走路方法,倒真象一只雁鹅,或同雁鹅有点亲戚关系。”可是他当真走了。我还很担心那个好脾气乌龟,想知道这读过许多中国旧书的乌龟,因为一时同小孩子生气,得到什么结果。又想知道这两只雁鹅,见到乌龟跌下以后,是不是还想得出方法援救这个朋友。我愿意这故事那么快乐有趣的结束,就是这乌龟虽然在半空中向下跌落,近地面时却恰恰掉在一个又暖和又体面正好空着的鸟巢里。那鸟巢里最好还应当有几本古书,尽它在那里读书,等候那两只雁鹅各处找寻,寻觅到第三天才终于发见了它。可是自己那么打算可不行,这结局得由那个穿青衣的人口中说出,我才能够放心。
我于是赶忙追过去,请他慢走一点,为他道歉,且同他评理。
“朋友,朋友,你不应当为这点小事情生气!你不正说过那乌龟因为对城市中小孩子生不必生的气,从半空中就摔下去了吗?你若为一句话见怪,也不很合理!”我一面那么说,一面心里又想:“你若把故事为我说完事,你即或就是那两只雁鹅中任何一只,我下次见着你时,也不至于捉你。”但这个人显然不愿意再继续我们的谈话,他头也不掉回,就消失在芦苇里去了。
我再走过去一点,傍近芦苇时,芦苇深处只听到勾格一声,接着是两只大翅膀扇着极大的风。举起一个黑色的东西,从我头上飞去。我原来正惊起一只大雁。我就大声喊叫那个说故事的朋友。等了许久,里面还无回答。芦苇静静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再过去一看,芦苇并不多,芦苇尽处前面就是一片水。并没有什么捕鱼的人,绝对没有。我想想,这事古怪。
我很懊悔为什么不抓它一把,把这只大雁捉回家去,请求它把故事说完。请求不成,就饿它三五天,水也不让它喝,逼迫它把这故事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