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兴趣研究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与工艺史的朋友,都值得回去看看。任何门都有大量的材料,存放在各省博
馆的库房里,等待有心人来整理和研究。这大多数都是过去文献上从没提到的,我们也只是
行初步的探索。但这工作明显需要大量的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朋友来共同努力。这
研究的
展,十分显明是可以充实、丰富、纠正《二十五史》不足与不确的地方,丰富充实以崭新内容。文献上的文字是固定的,死的,而地下
土的东西却是活的,第一手的和多样化的。任何研究文化、历史的朋友,都不应当疏忽这份无比丰富宝藏。
我借此想纠正一下外面的传说。那些传说也许是好意的,但不太正确,就是说我在新中国成立后,备受待、受压迫,不能自由写作,这是不正确的。实因为我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求不同了,所以我就转到研究历史文
方面。从个人认识来说,觉得比写
小说还有意义。因为在新的要求下,写小说有的是新手,年轻的、生活经验丰富、思想很好的少壮,能够填补这个空缺,写得肯定会比我更好。但是从文
研究来说,我所研究的问题多半是比较新的问题,是一般治历史、艺术史、作考古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机会接
过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工作若
得基础好一
,会使中国文化研究有一个崭新的开端,对世界文化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贡献。因为文化是整
的,不是孤立的。研究的问题上溯可到过去几千年,但是它新的发展,在新的社会,依然有它的用
。这并不是我个人有什么了不得的长
,主要还是机会好,条件好。在文
任何一
门:玉
、丝绸、漆
、瓷
、纸张、金属加工…都有机会看上十万八万的实
。那时又正当我
还健康,记忆力特别好的时候。可惜我这次
国过于匆忙,没来得及带上一些小的专题来与各位讨论。若将来有机会我能拿我研究中比较有
绪的一、二十个专题来,
上三五十个幻灯片,我相信各位一定会有兴趣的。
我举个大家会兴趣的例
:在商朝,大约是公元前十六世纪,从新
土文
中,就知
女士们的
发是卷的。因为材料多,我研究是用新的方法来
,先不注意文献,只从
土的材料来看问题;不谈结论,先谈实
,以向各
门提供最新资料。这只算是为其他各研究
门打打杂,作后勤工作,说不上什么真正研究的成绩。
大家都知敦煌、龙门、云岗三个石窟,是中国中古以来的文化艺术的宝藏。其实还有更多的史前和中古近古的
画
土
成废品来理,象翡翠、玛瑙、象牙、珍珠等,无所不有。一面是古代的人文博
馆,上至三、四千年前的东东西西;一面是前门的大街,等于是近代的人文博
馆,所以于半年时间内,在人家不易设想的情形下,我很快学懂了不少我想学习的东西。这对我有很
的意义,可说是近三十年我转
历史博
馆研究文
的基矗因为,后来的年轻人,已不可能有这
好机会见到这么多各
难得的珍贵
品的。
照社会习惯来说,一个人
了历史博
馆,就等于说他本
已成为历史,也就是说等于报废了。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可以
地把六千年的中华文
,劳动人民的创造成果,有条理有系统地看一个遍。从个人来说,我去搞考古似乎比较可惜,因为我在写作上已有了底
;但对国家来说,我的转业却是有益而不是什么损失,因为我在试探中
行研究的方法,还从来没有人
过。
现在在国外的朋友以及在台湾的兄弟们,希望各位有机会回去看看。每个人都知中国有所谓《二十五史》,就没有人注意现在从地下发掘的东西,比十
《二十五史》还要多。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本的事情太多了,再加上最近十年的动
,许多工作有
来不及注意
理。直到最近几年才给予它应有的注意。在座中大约有研究明清史料的。
仅就这个问题而言,我们尚有一千万件历史档案有待整理和研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同事说,光是这方面就需要有一百个历史研究员研究一百年。
因为我们新的国家,对文的
理和保护都有明文规定,随着国家工业、农业的建设,已大规模地发现古
。整个来说就是把中国的文化起源,往前推
了约两千年。
据最近的发现,大约在四千年前就懂得利用黄金,同时也有了漆
、丝绸的发明,而且也知
那时候服饰上的
纹设计。我的工作就是研究这四千年来丝绸上
纹的发展。因为研究丝绸的关系,也同时使我研究起中国的服饰基本图案。最近已
版了一个集
,将来很可能会另外
些不同问题的专书。我今年已七十八岁了,在我兴趣与
力集中下,若是健康情形还好,在新条件下我至少可望还工作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