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天时雨太多了一
,发扬的民族
与古怪的天气相冲突,结果便表现于这些
目可见的问题上。长沙
名的是湘绣,湘绣中合乎实用的是被面,每件定价六十四元到一百二十元,事实上给他十五元,
易就办好了。虚价之大也是别地方少有的。在人事方面,却各凭机会各碰运气,或满意,或失望。最容易放在心上的,必然是前主席一筹防空捐,六百万元,毫不费力即可收齐,说明湖南并不十分穷。现主席拟用五万年青学生改造地方政治,证明湖南学生相当多。地方气候虽如汉朝贾谊所说,卑
多雨,人
如屈原所咏,臭草与香
杂植,无论如何总会给人一
活泼兴旺印象。市面活泼也许是装璜的,政治铺排也许是有意为之的,然而地方决不是死气沉沉的。时代若
行标语
号,他的标语
号会比别的地方大得多,响亮得多
二、公路极坏,地极险,人极蛮,因此旅行者通过,实在冒两重危险。若想住下,那简直是探险了。
日月替,因之产生历史。民族兴衰,事在人为。我这本小书所写到的各方面现象,和各
问题,虽极琐细平凡,在一个有心人看来,说不定还有一
意义,值得
思!
四、地方文化准极低,土地极贫瘠,人民蛮悍而又十分愚蠢。
从事各近代化企业竞争,就大不如人。因此在政治上虽产生过熊希龄、宋教仁,多独张一帜,各不相附。军人中
过傅良佐、田应诏、蔡钜猷,对于湖南却无所建树。读书人中近二十年来更
了不少国内知名专门学者,然而沅
域二十县,到如今却连一个象样的中学还没有!各县虽多财主富翁,这些人的财富除被动的派捐绑票,自动的嫖赌逍遥,竟似乎别无更有意义的用途。这
长于此而拙于彼,仿佛
明能
,其实糊涂到家的情形,无一不是负气与自弃结果。负气与自弃影响到政治方面,则容易有“
上得天下,
上治之”观念,少弹
,少膨胀
,少黏附图结
,少随时代应有的变通
。影响到普遍社会方面,则一切容易趋于保守,对任何改革都无
情,难兴奋。凡事惟以拖拖混混为原则,以不相信不合作保持负气,表现自弃。这自然不成的。负气与自弃使湘西地方被称为苗蛮匪区,湘西人被称为苗蛮土匪,这是湘西人全
的羞辱。每个人都有涤除这羞辱的义务。天时地利待湘西人并不薄,湘西人所宜努力的,是肯虚心认识人事上的弱
,并有勇气和决心改善这些弱
。第一是自尊心的培养,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即以游侠者
神而论,若缺少自尊心,便不会成为一个站得住的大脚
。何况年青人将来对地方对历史的责任远比个人得失荣辱为重要。
这想法似乎十分可笑,可是有许多人就那么心怀不安与好奇经过湘西。经过后一定还有人相信传说,不大相信
睛。这从稍前许多过路人和新闻记者的游记或通信就可看
。
一个外省人想由公路乘车滇,总得在长沙候车,多多少少等些日
。长沙人的说话,以善于扩大印象描绘见长,对于湘西的印象,不外把经验或传闻复述一次。杀人放火,执枪
刀,知识简陋,地方神秘,如此或如彼,叙说的一定有声有
。看看公路局的记名簿,
到某某号某人买票上车了,于是这个客人担着一份忧虑,怀藏一
好奇心,由长沙上车,一离城区就得过渡,待渡时,对长沙留下的印象,在饮
方面必然是在大圆桌上的大盘、大碗、大调羹和大筷
。私人住宅门墙上园庐名称字样大,商店铺
门面招牌也异常大,东东西西都大——正好象一切东西都在战事中膨胀放大了,凡事不能例外,所以购买杂
时,作生意人的脾气也特别大(尤其是洋货铺对于探
探脑想买
什么的乡下人,邮局的办事员对于普通市民…)。为一
小事大吵大骂,到
可见。
引
三、地方险有险的好,车过武陵,就是《桃
源记》上所说的渔人本家。武陵上面是桃源县,就是“桃
源”那地方说不定还有避秦的遗民,可以杀
煮酒,殷勤招待客人。经过辰州,那地方
辰州符,
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
福好,必有机会见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
时,还知
避让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战事一延长,不知不觉间增加了许多人地理知识。另外一时,我们对于地图上许多许多地名,都空空泛泛,并无多少意义,也不能有所关心。现在可不同了。一年来有些地方,或因为敌我两军用炮火血争夺,或因为个人需从那里过
,都必然重新加以注意。例如丰台、台儿庄、富
、嘉善、南京或长沙,这里或那里,我们好象全
都十分熟习。地方和军事有关,和
通有关,它的形势、
产,多多少少且总给我们一些概念。所以当前一个北方人,一个长江下游人,一个广东人(假定他是读书的),从不到过湖南,如今拟由长沙,经湘西,过贵州,
云南,人到长沙前后,自然从一般记载和传说,对湘西有如下几
片断印象或想象:一、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妇人多会放蛊,男
特别
喜杀人。
本文的写作,和一般游记通讯稍微不同。作者是本地人,可谈的问题当然极多,譬如矿产、农村、教育、军事一切大问题,然而这些问题,这时节不是谈它的时节。现在仅就一个旅行者沿湘黔公路所见,下车时容易目,住下时容易发生关系,谈天时容易引起辩论,开发投资时有选择余地,这一类琐细小事,分别写
来,作为关心湘西各
问题或对湘西还有兴味的过路人一份“土仪”如能对于旅行者和寄居者减少一
不必有的忧虑,补充一
不可免的好奇心,此外更能给他一
常识——对于旅行者到湘西来安全和快乐应当需要的常识,或一
同情,对这个边鄙之地值得给予的同情,就可说是已经达到拿笔的目的了。
这游记和通信刊载
来时,又给另外一些陌生人新的幻觉与错觉,因此湘西就在这
情形中成为一个特殊区域,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
织野蛮与优
。换言之,地方人与
,由外面人
光中看来,俱不可解。造成这
印象的,最先自然是过去游宦的外来人,一瞥而过,作成的荒唐记载。其次便是到过湘西来作官作吏,因贪污搜刮不遂,或因贪污搜刮过多,吃过地方人的苦
这
人的传说。因为大家都不真正明白湘西,所以在长沙临时大学任教,谈文化史的陈序经教授,在一篇讨论研究西南文化的文章里,说及湖南苗民时,就说“八十年前湖南还常有苗患,然而湖南苗民在今日已不容易找
来。”(见《新动向》二期)陈先生是随同西南联合大学在长沙住过好几个月的,既不知
湘西还有几县地方,苗民事实上还占全县人
比例到三分之二以上,更不注意湘主席何键的去职,荣升内政
长,就是苗民“反何”作成的。一个“专家”对于湘西尚如此生疏隔
,别的人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