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荃(郭沫若)在《创造月刊》二卷一期(一九二八年八月)所载《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中,说鲁迅主张“杀尽一切可怕的青年”“于是乎而‘老’不死了。”
“本社纯系新文艺的集合,本版
亦纯系发行文艺书报的机关;与任何政治团
从未发生任何关系…在此青天白日旗下,文艺团
当无
法之虞,此吾人从事文艺事业之同志所极端相信者…此后如有诬毁本社及本
版
者,决依法起诉,以受法律之正当保障…此后如有毁坏该社名誉者,本律师当依法尽保障之责。”
者一样诚实,也如象,也如熊,这就够了。倘只满“战略”“战略”
些狐狸似的小狡狯,那却不行,因为文艺究竟不同政治,小政客手腕是无用的。
〔4〕Lunacharsky卢那察尔斯基。
〔1〕本篇连同《农夫》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大众文艺》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后收《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之二《在沙漠上及其他》时,删去了首二段及末段。
曾经有旁观者,说郁达夫喜在译文尾
上骂人,我这回似乎也犯了这病,又开罪于“革命文学”家了。但不要误解,中国并无要什么“锐利化”的什么家,报章上有
启事为证,还有律师保镳〔5〕,大家都是“忠实同志”研究“新文艺”的。乖哉乖哉,下半年一律“遵命文学”了,而中国之所以不行,乃只因鲁迅之“老而不死”〔6〕云。
〔3〕新月社以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为
心组成的文化和政治团
,一九二三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
、陈源、梁实秋等。他们原依附北洋军阀,一九二七年后,随着北洋军阀的土崩瓦解,又转而投靠国民党当局。这里所说他们和创造社“都向‘浅薄的人
主义’
攻”如冯乃超(创造社)在《艺术与社会生活》一文(载一九二八年一月《文化批判》月刊第一号)中,称托尔斯泰为“伟大的人
主义者”又“靦颜
世界最卑污的事——宗教的说教人”梁实秋(新月社)在《文学与革命》一文(载一九二八年六月《新月》月刊第一卷第四期)中说:“近来的伤
的革命主义者,以及浅薄的人
主义者,对于大多数的民众有无限制的同情。这无限制的同情往往压倒了一切的对于文明应有的考虑。”
〔6〕“老而不死”语见《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
十月二十七日写讫。
〔2〕“非人主义”的
唱起来指当时苏联对资产阶级人
主义的批判。如卢那察尔斯基在一九二四年所作的讲演《托尔斯泰与
克斯》中说的,以托尔斯泰为“很麻烦的对手”参看本书《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
〔5〕律师保鏕指一九二八年六月十五日上海刘世芳律师代表创造社及创造社版
在上海《新闻报》上刊
启事一事。其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