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1〕(2/2)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1〕(2/2)

然而在考辨的文字中杂稽轻薄的论调,每容易迷眩一般读者,使之失去冷静,坠彀中,所以我便译,并略加说明,如上。

影印本,在《四丛刊》中),甯字儀字都缺笔的,纸质,墨,字,都似宋;

〔3〕跫然的足音语《庄·徐无鬼》:“夫逃虚空者,…

〔13〕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浙江兰谿人,明代学者。

〔5〕《三藏取经记》即《大唐三藏取经记》。旧藏日本京都山寺,后归德富苏峰成篑堂文库。书缺第一卷的上半卷和第二卷。下文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旧藏日本山寺,后归大仓喜七郎。书缺上卷第一则和中卷第八则。两书均为三卷,内容完全相同。

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通常便用“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令人欣喜的消息。

〔12〕《宣和遗事》即《大宋宣和遗事》。宋元间人作。分四集或前后二集,内容叙述北宋衰亡和南宋南迁临安时期的史事。

〔4〕德富苏峰(1863—1957)日本著作家。曾任参议院议员、东京国民新闻社社长。著有《人见》、《成篑堂闲记》等。

〔8〕《易林注》《易林》,西汉焦赣(延寿)撰,十六卷。京师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所藏残本,实为元刊。《四丛刊》中有全本,系借吴兴蒋氏密韵楼影元写本补足。《易林注》是后人的注本;作者这里所说的《易林注》是元代人的注本。

〔10〕缪荃荪(1844—1919)字筱珊,号艺风,江苏江人,清光绪士,藏书家、版本学家。著有《艺风堂藏书记》、《艺风堂文集》等。

十二月二十日。

我的看书,和藏书家稍不同,是不尽相信缺笔,抬,以及罗氏题跋的。因此那时便疑;只是疑,所以说“或”说“未可知”我并非想要唐突宋椠和收藏者,即使如何廓大其冒昧,似乎也不过轻疑而已,至于“轻轻地断定”则殆未也。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五日《北新》周刊第二十一期。

〔7〕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别署雪堂,浙江上虞人,清朝遗老。辛亥革命后,长期从事复辟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在伪“满洲国”了汉。所著《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共二卷,一九一八年版。

〔6〕缺笔从唐代开始的一避讳方式,即在书写或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省略最末一笔。

而且是蝶装〔9〕,缪荃荪〔10〕氏便定为宋本。但细看内容,却引用着时夫的《韵府群玉》〔11〕,而时夫则是地地的元人。所以我以为不能据缺笔字便确定为某朝刻,尤其是当时视为无足重轻的小说和剧曲之类。

但在未有更确的证明之前,我的“疑”是存在的。待证明之后,就成为这样的事:鲁迅疑是元刻,为元人作;今确是宋椠,故为宋人作。无论如何,苏峰氏所豫想的“元人著作的宋版”这稽剧,是未必能够开演的。

〔9〕蝶装即蝴蝶装,图书装订名称。其法系将书叶反折,即有字的纸面相对折叠,将中的背粘连,再用厚纸包装作封面。翻阅时,开展如蝴蝶的双翅,故名。

〔11〕时夫幼遇,字时夫,元代江西奉新人。《韵府群玉》,是他所撰的一类书,二十卷。

〔2〕SF指日本福冈诚一。罗先珂的朋友,曾与罗先珂同在鲁迅家中住过。《鲁迅日记》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载:“得淑卿信,九日发,附福冈君函。”即指此信。

罗氏的论断,在日本或者很被引为典据罢,但我却并不尽信奉,不但书跋,连书画金石的题跋,无不皆然。即如罗氏所举宋代平话四中,《宣和遗事》〔12〕我也定为元人作,但这并非我的轻轻断定,是据了明人胡应麟〔13〕氏所说的。而且那书是抄撮而成,文言和白话都有,也不尽是“平话”

著有《少室山房笔丛》、《少室山房类稿》等。他说《宣和遗事》为元朝人所作的话,见《笔丛》卷四十一,鲁迅已收《小说旧闻钞》的《大宋宣和遗事》条内。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