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看过了你宗教课考试的试卷。”他说“你那一份放在整沓试卷的最上面。”
括;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存在、世间是否真有上帝、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耶稣是上帝之
或者只是一个聪明人。在举
这些例
后,苏菲写
:“我们当然无法确知这世界从何而来。宇宙就好像是一只被
术师从帽
里拉
来的大白兔。哲学家努力沿着兔
中的一
细
往上爬,希望能一睹伟大
术师的真面目。虽然他们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所有哲学家都像叠罗汉一般一层一层往上叠,则他们就可以愈接近兔
的
端。果真如此,在我认为,有一天他们也许真的可以爬到
端。P.S:圣经中有一个东西很像是兔
的细
,那就是
别塔。这个塔最后被伟大的
术师摧毁了,因为他不希望这些微不足
的人类爬
他一手创造
的兔
的
。”
嗯,答得不坏!苏菲心想。她觉得自己已经运用她从哲学老师那儿学来的知识答了一些重
,她只要加上一些自己的常识与她从别
听来或读到的东西就成了。
“因为我要不就答得很对,要不就错得很多。你的意思是这样吗?”
那天下午苏菲放学后一回到家,把书包丢在门前台阶上后,就上跑到密
中
苏菲有心虚。
“那就算你A好了。”老师说。“不过下一次你可要作业。”
这个问题他们在课堂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苏菲答:“良知是人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我个人的看法是:‘每一个人天生都
备这
能力。’换句话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苏格拉底应该也会持同样的看法。不过良心对人的影响因人而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说诡辩学振的主张不无
理。他们认为是非的观念主要是由个人成长环境决定的。相反的,苏格拉底则相信每一个人的良心都一样。也许这两
观
都没有错。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大
广众之下赤
时都会
到羞愧,但大多数人在欺负别人后多少都会良心不安。不过,我们也不要忘记,
有良知和运用良知是两回事。有时有些人
起事来一副无耻的模样,但我相信他们内心
还是有某
良知存在的。就像某些人看起来似乎没有大脑的样
,但这只是因为他们不用脑
罢了。P.S:常识和良心不像肌
一样。你不去用它,它就会愈来愈萎缩。”
“是啊,我是说过…不过这总有个限度。”
“这就是我要跟你谈的。你的答案在许多方面都很成熟,让我非常讶异。同时你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过,苏菲,你有没有作业呢?”
现在,她专心答第三问题:“良知是什么?你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良知吗?”
苏菲看着老师的睛。她觉得在最近经历了这些事情后,她应该可以这样
。
最后一次课间休息时,老师把苏菲拉到一旁。
“嗯,你不是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看法吗?”
“我希望它能给你一些启发。”
第二个问题是:“请说明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哲学的因素。”苏菲认为教养与环境很重要。生在柏拉图时代的人们所有的生活哲学与现代人不同,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与我们的不同。另外一个因素是人们选择的经验
类。一般常识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每一个人都
备的。也许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环境和社会情况与柏拉图的
相比较。一个人若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将可以使自己脱离黑暗。不过这样的路程需要一些勇气,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
,显示一个人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不受当时思想主
的影响。最后,苏菲写
:“在当今这个时代,来自各个地方、各
文化的人们
日益密切。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与佛教徒可能住在同一栋公寓中。在这
情况下,接受彼此的信仰要比去问为什么大家不能有一致的信仰更加重要。”
“我已经开始研究哲学了。”她说“这使我有了一些形成自己意见的基础。”
“不过这让我很难给你的考卷打分数。要不是D,要不就是A。”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何谓价值的轻重?”这也是他们最近—时常讨论的一个主题。举例来说,开着车迅速往来各地也许是很重要的,但如果驾驶车辆会导致森林遭到砍伐、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等后果,我们就必须要作个选择。在仔细考量之后,苏菲的结论是:维护森林的健康和环境的纯净要比能够节省上班途中的
通时间更有价值。她另外又举了一些例
。最后,她写
:“我个人认为哲学这门课要比英文文法更重要。因此,如果学校能将哲学课列
课程,并且略微减少英文课的时间,他们对价值轻重的判断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