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样的理主义思想是十七世纪哲学的特征,这
思想早在中世纪时就打下了
厚的基础。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也有这
倾向。但在十八世纪时,理
主义思想受到的批判日益严格。当时有些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透过
官的
验,我们的心中将一无所有,这
观
被称为‘经验主义’。”
苏菲惊讶得目瞪呆。汉密士刚才真的跟她讲话了吗?不可能的。那一定是她的幻觉,因为她刚才正想着席德的事。
“你今天不就是要讲他吗?”
“哦,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怎么啦?”
当他们经过大广场,走向旧市区时,经过了一个有游乐场的公园。汉密士在一张椅旁停了下来,仿佛希望苏菲坐下来似的。
“我的记还不算差。”
“这个我们再看看吧。”
“少校让汉密士讲话了!”
它开说话了:“生日快乐,席德!”
艾伯特一打开门,苏菲便说:“别多礼了,拜托。你是个大白痴,你自己知。”
艾伯特让苏菲门。这次他又穿了不同的衣裳,与上次的差别不是很大,但今天他
上几乎没有任何穗带、蝴蝶结或
边。
“我让你猜三次。”
主义
“喔,你是说那个。我上把它扔掉。”
“是的。最重要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是洛克、柏克莱与休姆,都是英国人。十七世纪主要的理主义哲学当中,笛卡尔是法国人,史宾诺莎是荷兰人,莱布尼兹则是德国人。所以我们通常区分为‘英国的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
主义’。”
突然间汉密士开始猛烈地颤抖。苏菲心想,它要开始吠了。
艾伯特舒适地坐在沙发上,然后说:“上次我们坐在这儿时,我向你说明笛卡尔和史宾诺莎的哲学。我们一致同意他们两人有一
很相像,那就是:他们显然都是理
主义者。”
“可是还有一件事。”苏菲说。
“那他说些什么呢?”
“这些字都好难呀!你可以把经验主义的意思再说一次吗?”
“你今天就是要谈那些主张经验主义的哲学家吗?”
“什么意思?”
“经验主义者就是那些从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的人。亚理斯多德曾经说过;‘我们的心灵中所有的事
都是先透过
官而来的。’这是对经验主义的最佳
“没错,理主义者相信理
是知识的泉源。不过他可能也同意人在还没有任何经验之前,心中已经先有了一些与生俱来的概念。这些概念愈清晰,必然就愈与实
一致。你应该还记得笛卡尔对于‘完
实
’有清晰的概念,并且以此断言上帝确实存在。”
“而理主义者就是
信理
很重要的人。”
“是,啊,没错,就是今天。”
“我猜他大概是说些类似生日快乐的话。”
于是苏菲便坐了下来。她拍拍汉密士的,并注视它的
睛。
“我才不在乎他每次想到柏克莱时是否真的了
,可是那个哲学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才会使他那个样
?”
“是呀!你能想象吗?”
不过内心她仍相信汉密士刚才确实曾开
说话…而且声音低沉而厚实。
一秒钟后,一切又恢复正常。汉密士吠了两三声,仿佛是要遮掩刚才开说人话的事实。然后继续往艾伯特的住所走去。当他们正要
屋时,苏菲抬
看了一下天
。今天整天都是晴朗的天气,但现在远方已经开始聚集了厚重的云层。
“你没有看到信箱里的纸条吗?”
这天,苏菲又留了一张纸条给妈妈,但这一次她同时写下了艾伯特的地址。
他们经过镇上时,苏菲心里想着明天的事。她想的主要并不是她自己的生日。何况她的生日要等到仲夏节那一天才过。不过,明天也是席德的生日。苏菲相信明天一定会有很不寻常的事发生。至少从明天起不会有人从黎寄生日卡来了。
“答对了!”
然后汉密士的下颚开始振动,但它既没有吠,也没有汪汪叫。
六月十四日,她放学回家时,汉密士已经在园里跑来跑去了。苏菲向它飞奔过去,它也快活地迎向她。她用双手抱着它,仿佛它可以解开她所有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