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食物中95%是巴山木竹的叶子,4%为巴山木竹茎,1%为松花竹茎。
兴隆岭的木竹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足以供应生活在那里的大约250只大熊猫的需求。但是竹子的营养价值如何?大熊猫仅仅依靠竹子怎样维持自己的健康呢?萧灵顺手采回来一些嫩竹叶,放在口中使劲地咀嚼,由于十分粗糙,绝大多数都无法下咽。她又采了一些竹叶,放入锅里煮,但结果,她喝下全部淡绿色略带有清香的汤之后,又十分艰难地嚼烂那些淡而无味的竹叶,很勉强地咽了下去。
两位民工看见萧灵在吃竹叶,都跑过来关切地问:“小萧,你为什么煮竹叶子吃,生病了吗?”
“不,我想试试人能不能消化竹子。”萧灵答道。
民工们大笑起来。接着便开始认真地思索,并向她提了一连串的问题。
“人真能消化竹子吗?”一位民工急切地问道。
“只能消化一丁点儿,绝大部分都不消化。”
“为什么呢?”
“因为竹子的化学成份与草和树叶差不多,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所以人不能依靠吃草为生。”
“但是牛马为什么终生食草,而且十分肥壮?”
萧灵打开笔记本,分别画了牛和马的胃肠构造,然后开始解释说:“牛的胃十分复杂,马则有体积庞大的盲肠,在牛胃和马的盲肠里面共生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这些微生物能够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再被牛马吸收利用。
同时,这些食草动物还有很长的肠子,让食物缓慢地通过,便于充分吸收营养物质。“
萧灵在笔记本上又回了人的消化道,又说道,“由于人的消化道十分简单,既没有复杂的胃,而且盲肠已经退化了,其中也没有像牛和马那样共生的微生物。因此,人不能消化纤维素。”
“那么,大熊猫怎么能靠吃竹子为生呢?”
萧灵又回了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只有简单的胃和很短的肠道,而盲肠则已经完全退化了。她说:“依靠这个简单的食肉类类型的消化系统,怎样处理含有大量纤维素的竹子呢。
我也正在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对它的研究很有意义。将来我回到实验室一定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天气一天天转暖,仔熊猫跟随着静媛度过了它出生后的第一个严冬。当山桃花在山谷里盛开的时候,红胸太阳鸟从南方飞来,长尾蓝鹊为争占营巢地而吵闹不休,杜鹃鸟“布谷,布谷”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随着润滋滋的春风从河道下游送来新笋出土的信息,静媛带着幼仔沿着溪水向下游走去,开始在山野林间巡游觅食。香甜适口,汁液饱满的巴山木竹新笋是大熊猫们一年一度丰盛的佳肴。由于这些竹笋比竹茎和竹叶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和更容易消化的淀粉、糖类,使静媛母子大大地改善了“伙食”。
萧灵和向明跟踪在静媛母子的后面,随时研究它们觅食新笋的行为。他们发现,这两只大熊猫在一昼夜中共吃进56千克竹笋,相当干它们体重的52%;还发现,吃进的竹笋经过五个来小时便被排泄出体外。静媛母子一般都选择粗大的嫩竹笋为食,很少去采摘细弱的竹笋。
为了弄清大熊猫吃笋时择粗弃细的原因,萧灵和向明选择了粗细两种竹笋各10 0根,带回营地。他们将笋壳和笋肉分开,再分别称重,发现细笋的肉、壳质量比是1:2,而粗笋的则为2:1。剥去细笋壳和粗笋壳花费的时间大致相同,但是最后所得到的营养补偿却大不一样。这就是大熊猫选食粗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