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
“三——个。”中年人犹豫地说。
“走,”我命令道,“带我们去。”
山洞就在悬崖拐弯处的峭壁上。到了洞的外面,我让那个中年人进去取。他很快就取出一支土枪和三个麝香。
“向师傅,请你再进去看看。”我说。
当向明从山洞出来时,我看见他衣服上的两个口袋都装得满满的。他告诉我:“又找到13个。”
“跟你们一起下套的,还有几个人?”我问那个中年人。
“还有两个。”
“都是河南过来的?”
“是的。”
“你去把那两个人找来,收掉你们安放的全部套子,带好各种工具,和偷措的麝包子,后天中午到巡逻站找我们。”我又转向年轻人说,“你同我们一起走。”
回到营地,天已经快黑了。我们立即通知派出所来把那个偷猎的年轻人及各种偷猎工具都通通带走。
第三天中午,另外三个偷猎者准时到达工作站,派出所的公安人员清查了他们收回来的1658个钢丝套子,一支土枪,一把砍刀,一把斧子和两把猎刀,以及2个麝包子。
一个公安干警牵过来一条警犬,让警犬仔细地闻这三个人的气味之后,一辆公安汽车把三个偷猎者带走了。
援娃和剩下的两个公安干警带着警犬又上山去。依靠警犬敏锐的嗅觉,他们快就找到了另两个偷猎者的窝棚,并在附近的岩洞里又找到12个麝包子。在继续寻找偷猎者设下的套圈时,警犬的一条后腿也被套住了,好在援娃和干警及时赶到才把它解救出来。
三天之后,援娃他们从山上回来了。
“这四个套巴客在山里住了好几个月了。”干警说。
“如果没有这条警犬,”援娃说,“我们没法找到他们藏东西的地方。”
“他们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却很笨。”公安干警说,“他们把12个麝包子装入一个布口袋,塞到一个一人多高的石缝里,外面还用一把草堵着。”
“这就是他们露马脚的地方,”援娃说,“我们看见警犬把两条前腿搭在岩壁上,想往上爬,可又爬不上去,还汪汪叫……”
“我们用手电筒往上一照,”公安干警说,“立即就明白了,一团新草,还是绿的。
“说明是前几天刚放进去的。”我补充说。
“这四个家伙总共杀死了30只林麝。”援娃计算着。
“这30只是公麝,”我接着说,“实际还有大约这样多数目的母麝上被残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