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晚年中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有关钋和锕的提炼。它们是稀少的放元素中的稀少元素。在居里夫人手中提炼
来的钋,达到了空前未有的
度。这对以后约里奥。居里夫妇人工放
的发现,也有很大的帮助。锕虽也是放
元素的一
,然与钋和镭不是同族,而自成一个锕族。只有炼得了成分极
的锕之后,才能研究锕族放
元素的许多重要
质。为了制备既纯且
的锕,以研究它的长
程α
线,居里夫人必须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能间断,以免辛勤制备
来的这
锕蜕变太多。到了早晨3
钟,还有最后一步手续要作,要把这
溶
放在一个特殊的支座上,受2小时的离心分离运动。这个离心分离
以一
令人厌倦的声音转动着,但是居里夫人始终守在旁边,不愿假手别人,好像有了她的
神
召,才能促成锕的沉淀似的。这是居里夫人一生中在1933年完成的最后一个工作。
1934年,就在居里夫人逝世前几个月,她的女儿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在镭学研究所里,用人工的方法产生放,发现了人工放
。他们用钋所放
来的α粒
轰击轻原
,例如铝,被轰击了的铝成为不稳定的磷同位素,不仅当轰击时而且在轰击停止之后,继续放
正电
。这就是说,铝被α粒
轰击的结果产生了放
磷,其放
度的改变规津,与天然放
一样,也是随时间而指数地衰减的。这个重大的发现给居里夫人以莫大的快
,在约里奥。居里夫妇
上,她仿佛看见了自己和那个已经不在人世的居里的影
。
在1934年5月的一个晴朗的下午,居里夫人在实验室中工作到三半钟,
到异常疲乏,低声对她的同事说:“我在发烧,要先回家去了。”这是居里夫人临终前一个半月最后一次离开她的镭学研究所。35年以来,居里夫人一直在和镭打
,一直在呼
着镭
气氡,在4年的大战期间,她还一直受着X
线的照
。在晚年时期,她一直患着严重的贫血症,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由于当时对放
的防护的经验不如现在的丰富,工作条件不如现在的安全可靠,居里夫人成了她的丈夫和她自己发现的放
质的受害者之一。她为科学
步、为人类幸福,工作到最后一刻。
每天早晨,总有十来名工作者聚在会议室里,向她汇报工作,并请求她的指示。
“这个‘只是’完全是多余的。”居里夫人安详地说。“只要认真去,任何一
工作都是有价值的,都是为祖国服务的。不过,要是你志愿当X光护士,肯老老实实地学习,并且想学好的话,那么你的文化程度不
是不会成为障碍的。即使你没有基本的科学知识,我在X光的课程里会把
理解释清楚,一定可以让你明白。”
镭学研究所的领导者战争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已是51岁了。她以再接再厉的勇气和毅力,回到她所筹建和装备起来的镭学研究所。从1919年到1934年间,居里夫人继续着自己的研究工作,并教导着从各方闻风而来的后起之秀。在镭学研究所里,一大群青年学者围绕着她:给他们指定工作的是她,给他们解决疑难的是她,给他们鼓励和支持的更是她。在她步步启发、步步指引下完成的那些工作中,谁能说有多少成绩是不靠她b能获得的呢?
现在,代替镭用来治疗癌症的钴-60,也就是一人工放
同位素。
人工放的发现,开创了原
理学的新时代。1934年以前,人们只知
少数几
天然放
质;而现在,在
理学家控制下,已有几百
人工放
同位素,从而大大地
化了人们对于原
内
的认识。放
同位素现已广泛地应用于
理学和化学的实验中,应用
生
学和医药的研究中,应用于工农业的生产中。
居里夫妇这一对为人类谋幸福的科学家,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一个星期以后,这位年轻的妇女已经坐在X光训练班的学员中间,非常用心地倾听着居里夫人的讲解。
居里夫人对其中某一位研究者说话的时候,她的注_力就完全集中于这人正在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中最小的细节她都了如指常。接着,她又和另外一位研究者谈另外一研究工作,毫不杂
,毫不
糊。她就像下棋的国手,不必看棋盘,就能够同时下几盘棋一样。经过居里夫人指示的人们,带着开朗了的心情分
跑开。居里夫人跟着其中一位走到实验室,在某
试验前面作阵地的视察。最后,她才走
自己的实验室,去
自己的试验。
“我只是在一外国人住的宿舍里当侍女。”她犹豫了半天才说
这样一句。
“你现在的是什么工作呢?”居里夫人问
,仔细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