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梆——梆——梆!”一声接着一声地传来。是哪个搞恶作剧的家伙把
或石
往我伞上扔?我离开了我的伞荫,四
巡视了一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又响起来了,我抬
往伞
一望,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附近的捕蝇蜂发现我这里有这么多
的
,都飞过来捕取猎
,一切都像我希望的那样
行着,我只需静静地坐着观看便是了。
现在,让我来观察这只带着战利品回去的蜂吧。当它接近自己家的时候,突然发一
尖锐的嗡嗡声,听来颇有
凄凉的意味,好像十分不安。这声音一直继续着,直到它降落到地面上为止。它先在地面上方盘旋了一会,然后又小心翼翼地降落,如果它那
锐的
睛发现了一些什么不正常的情形,它就要降低下落的速度,在上面盘旋几秒钟,飞上去又飞下来,然后像一支箭一般地飞开去了。稍过一会儿,我们就知
它为什么犹豫不决了。不到一会儿,它又回来了。这次它先在
巡视一遍,然后慢慢降落到地上某一
——这一
在我看来实在没什么特别之
。
我想它大概是随便降落在这一上的,降落之后,它还得慢慢地寻找自己巢的
。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又低估了捕蝇蜂。它恰好不偏不倚地降落在自己的巢上。它把前面的沙扒开一些,再用
一
,便顺利地拖着它的猎
巢了。它
去后,旁边的沙粒立刻又堆上
把它堵住。这和我从前所看到的无数次捕蝇蜂回巢的情形一样。我常常惊异于蜂类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找到它的巢的
,虽然那
和旁边的地方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辨别的记号。
“怎么回事?”我一下清醒了许多。
每隔十五分钟左右,就有一只捕蝇蜂飞来,直向伞
冲去,发
一声重击。于是战争就在伞
上展开了。那是多么
彩和
张啊,大家打得难分难解,不分上下,使你辨不清谁是袭击者谁是自卫者。不过这
争执并没有维持很久。不一会儿,捕蝇蜂就用双
夹着它的俘虏飞走了。奇怪的是,这愚蠢的蝇群还不肯离开这危险的场所——的确,外面实在太
了,与其被晒死,还不如在里面“今朝有酒今朝醉”,先尽情享受再说。
大概是一颗榆树的果掉到伞上了吧!我想。
捕蝇蜂回巢的时候,并不是每次要在空中盘旋许多时候,它之所以要这样不停盘旋是因为它看到自己的巢被一大的危险所笼罩。它那
凄凉的嗡嗡声是表示它内心的忧愁和恐惧。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它绝对不会发
这
声音。那么它的敌人是谁呢
有一天,我正在伞下打瞌睡,突然,“梆!”的一声,张着的伞忽然像鼓似地被击了一下。
要观察到捕蝇蜂袭击苍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总是在离巢很远的地方捕捉的。可是“踏破铁蹄无觅,’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一次,我就无意之中看到了这
彩的一幕,饱了
福。那天我张着伞坐在烈日下。享受着伞的
影的不只我一个,还有各
蝇也躲在我的伞下休息。它们平静地歇在张着的伞
上。我在伞下没有事情
,就欣赏着它们大大的金
睛来消磨时间。那些
睛在我的伞下闪闪发光,好像一颗颗宝石。有时候伞的某一
分被晒得太
了,它们就不得不转移阵地,移到没有被太
光晒到的那
分。我很喜
看它们这
严肃的动作。
藏得太久的缘故吧。可是它又为什么不像黄翅蜂一样把蝇麻痹,而是把它杀死呢?我推测可能是因为蝇毕竟和虫、蟋蟀不大一样,它是那样的轻,那样的
,放不了多久就会缩得没有了。所以这东西必须吃新鲜的,否则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蝇非常灵
,必须擒得快,不像那呆
呆脑的
虫和庞然大
似的蟋蟀,目标明显,动作又不灵便,让母蜂有充分的时间去麻痹它们。捕蝇蜂在必要的时候,须随时应用它的爪
、嘴
或刺,这样捕捉来的蝇当然不能随心所
地让它半死不活了,要么让蝇逃掉了,要么捉个死蝇。母蜂当然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