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 我之节烈观①(2/5)

我之节烈观①(2/5)

其次的疑问是:表彰之后,有何效果?据节烈为本,将所有活着的女,分类起来,大约不外三:一是已经守节,应该表彰的人(烈者非死不可,所以除);一是不节烈的人;一是尚未嫁,或丈夫还在,又未遇见暴,节烈与否未可知的人。第一已经很好,正蒙表彰,不必说了。第二已经不好,中国从来不许忏悔,女事一错,补过无及,只好任其羞杀,也不值得说了。最要的,只在第三,现在一经化,他们便都打定主意:“倘若将来丈夫死了,决不再嫁;遇着暴,赶自裁!”试问如此立意,与中国男主的世人心,有何关系?这个缘故,已在上文说明。更有附带的疑问是:节烈的人,既经表彰,自是品格最。但圣贤虽人人可学,此事却有所不能。假如第三的人,虽然立志极,万一丈夫长寿,天下太平,他便只好饮恨吞声,一世次等的人

二问多妻主义的男,有无表彰节烈的资格?替以前的德家说话,一定是理应表彰。因为凡是男,便有与众不同,社会上只有他的意思。一面又靠着内外的古典,在女面前逞能。然而一到现在,人类的里,不免见到光明,晓得内外之说,荒谬绝;就令如此,也证不尊贵,外比内崇理。况且社会国家,又非单是男造成。所以只好相信真理,说是一律平等。既然平等,男女便都有一律应守的契约。男决不能将自己不守的事,向女特别要求。若是买卖欺骗贡献的婚姻,则要求生时的贞,尚且毫无理由。何况多妻主义的男,来表彰女的节烈。

务。不特须除去暴,还应发挥他自己的德。不能专靠惩劝女,便算尽了天职。

以上是单依旧日的常识,略加研究,便已发见了许多矛盾。若略带二十世纪气息,便又有两层:

以上,疑问和解答都完了。理由如此支离,何以直到现今,居然还能存在?要对付这问题,须先看节烈这事,何以发生,何以通行,何以不生改革的缘故。

一问节烈是否德?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现在所谓节烈,不特除开男,绝不相;就是女,也不能全都遇着这名誉的机会。所以决不能认为德,当作法式。上回《新青年》登的《贞论》⑧里,已经说过理由。不过贞是丈夫还在,节是男已死的区别,理却可类推。只有烈的一件事,尤为奇怪,还须略加研究。

古代的社会,女多当作男人的品。或杀或吃,都无不可;男人死后,和他喜的宝贝,日用的兵,一同殉葬,更无不可。后来殉葬的风气,渐渐改了,守节便也渐渐发生。但大抵因为寡妇是鬼妻,亡魂跟着,所以无人敢娶,并非要他不事二夫。这样风俗,现在的蛮人社会里还有。中国太古的情形,现在已无从详考。但看周末虽有殉葬,并非专用女人,嫁否也任便,并无什么裁制,便可知脱离了这宗习俗,为日已久。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节烈。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的才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⑨的话,看见历史上“重适”⑩两个字,便大惊小怪起来。于真心,还是故意,现在却无从推测。其时也正是“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时候,全国士民,多不像样。或者“业儒”的人,想借女人守节的话,来鞭策男,也不一定。但旁敲侧击,方法本嫌鬼祟,其意也太难分明,后来因此多了几个节妇,虽未可知,然而吏民将卒,却仍然无所动。于是“开化最早,德第一”的中国终于归了“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

照上文的节烈分类法看来,烈的第一,其实也只是守节,不过生死不同。因为德家分类,据全在死活,所以归烈类。质全异的,便是第二。这类人不过一个弱者(现在的情形,女还是弱者),突然遇着男的暴徒,父兄丈夫力不能救,左邻右舍也不帮忙,于是他就死了;或者竟受了辱,仍然死了;或者终于没有死。久而久之,父兄丈夫邻舍,夹着文人学士以及德家,便渐渐聚集,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只是七八嘴,议论他死了没有?受污没有?死了如何好,活着如何不好。于是造了许多光荣的烈女,和许多被人诛笔伐的不烈女。只要平心一想,便觉不像人间应有的事情,何况说是德。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