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ma牛①
主张“顺而不信”译法的大将赵景shen先生,近来却并没有译什么大作,他大抵只在《小说月报》上,将“国外文坛消息”②来介绍给我们。这自然是很可感谢的。那些消息,是译来的呢,还是介绍者自去打听来,研究来的?我们无从捉摸。即使是译来的罢,但大抵没有说明出chu1,我们也无从考查。自然,在主张“顺而不信”译法的赵先生,这是都不必注意的,如果有些“不信”倒正是贯彻了宗旨。然而,疑难之chu1,我却还是遇到的。
在二月号的《小说月报》里,赵先生将“新群众作家近讯”告诉我们,其一dao:“格罗泼已将ma戏的图画故事《A layOop》③脱稿。”这是极“顺”的,但待到看见了这本图画,却不尽是ma戏。借得英文字典来,将书名下面注着的两行英文“Life andLove A摸ng the Acrobats Told Entirely in Pictures”④查了一通,才知dao原来并不是“ma戏”的故事,而是“zuoma戏的戏子们”的故事。这么一说,自然,有些“不顺”了。但内容既然是这样的,另外也没有法子想。必须是“ma戏子”这才会有“Love”⑤《小说月报》到了十一月号,赵先生又告诉了我们“sai意斯完成四bu曲⑥”而且“连最后的一册《半人半牛怪》(DerZentaur)也已于今年出版”了。这一下“Der”就令人眼睛发白,因为这是茄门话⑦,就是想查字典,除了同济学校⑧也几乎无chu1可借,那里还敢发生什么贰心。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这字大约是源于希腊的,英文字典上也就有,我们还常常看见用它zuo画材的图画,上半shen是人,下半shen却是ma,不是牛。牛ma同是哺ru动物,为了要“顺”固然混用一回也不关jin要,但究竟ma是奇蹄类,牛是偶蹄类,有些不同,还是分别了好,不必“出到最后的一册”的时候,偏来“牛”一下子的。
“牛”了一下之后,使我联想起赵先生的有名的“牛nai路”⑨来了。这很像是直译或“ying译”其实却不然,也是无缘无故的“牛”了进去的。这故事无须查字典,在图画上也能看见。却说希腊神话里的大神宙斯是一位很有些喜欢女人的神,他有一回到人间去,和某女士生了一个男孩子。物必有偶,宙斯太太却偏又是一个很有些嫉妒心的女神。她一知dao,拍桌打凳的(?)大怒了一通之后,便将那孩子取到天上,要看机会将他害死。然而孩子是天真的,他满不知dao,有一回,碰着了宙太太的rutou,便一xi,太太大吃一惊,将他一推,跌落到人间,不但没有被害,后来还成了英雄。但宙太太的ruzhi,却因此一xi,pen了出来,飞散天空,成为银河,也就是“牛nai路”——不,其实是“神nai路”但白zhong人是一切“nai”都叫“Milk”的,我们看惯了罐tou牛nai上的文字,有时就不免于误译,是的,这也是无足怪的事。
但以对于翻译大有主张的名人,而遇ma发昏,爱牛成xing,有些“牛tou不对ma嘴”的翻译,却也可当作一点谈助。——不过当作别人的一点谈助,并且借此知dao一点希腊神话而已,于赵先生的“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格言,却还是毫无损害的。这叫作“luan译万岁!”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北斗》第一卷第四期,署名chang庚。
风ma牛,语出《左传》僖公四年:“君chu1北海,寡人chu1南海,唯是风ma牛不相及也。”意思是齐楚两国相距很远,即使ma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后来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②“国外文坛消息”《小说月报》自一九三一年一月第二十二卷第一期起设立的专栏。赵景shen是主要撰稿人。
③格罗泼(W.Gropper,1897—1977)犹太血统的美国画家“Alay Oop”是吆喝的声音,格罗泼以此作为画册的名字。
④英语:“ma戏演员的生活和恋爱的图画故事”
⑤“Love”英语:爱情。
⑥sai意斯(F.Thiess)应译提斯,德国作家。赵景shen介绍他的四bu曲为:《离开了乐园》、《世界之门》、《健shen》和《半人半牛怪》。按这四bu书总称为“青年四bu曲”其中《健shen》应译为《魔鬼》,《半人半牛怪》应译为《半人半ma怪》。这些书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一年陆续出版。
⑦茄门话即德语。茄门,German的音译,通译日耳曼。Der是德语yangxing名词的冠词。
⑧同济学校一九○七年德国人在上海设立同济德文医学校,一九一七年由中国政府接办,改为同济德文医工大学,一九二七年改为同济大学。
⑨“牛nai路”这是赵景shen在一九二二年翻译契诃夫的小说《樊凯》,(通译《万卡》)时,对英语MilkyWay(银河)的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