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故事新编 > 理水〔1〕(2/7)

理水〔1〕(2/7)

“你们过得还好么?”

禹也真好像是一条虫。

“灾情倒并不算重,粮也还可敷衍,”一位学者们的代表,苗民言语学专家说。“面包是每月会从半空中掉下来的;鱼也不缺,虽然未免有些泥土气,可是很,大人。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他们‘饱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并不劳心,原只要吃这些就够。我们也尝过了,味倒并不坏,特别得很…”

下民的代表,是四天以前就在开始推举的,然而谁也不肯去,说是一向没有见过官。于是大多数就推定了有疙瘩的那一个,以为他曾有见过官的经验。已经平复下去的疙瘩,这时忽然针刺似的痛起来了,他就哭着一咬定:代表,毋宁死!大家把他围起来,连日连夜的责以大义,说他不顾公移益是利己的个人主义者,将为华夏所不容;激烈的,还至于起拳,伸在他的鼻跟前,要他负这回的灾的责任。他渴睡得要命,心想与其死在木排上,还不如冒险去公益的牺牲,便下了绝大的决心,到第四天,答应了。

于是大员们下船去了。第二天,说是因为路上劳顿,不办公,也不见客;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峰上赏偃盖古松,下半天又同往山背后钓黄鳝,一直玩到黄昏。第四天,说是因为考察劳顿了,不办公,也不见客;第五天的午后,就传见下民的代表。

“O.K!”

“你们怎么样?”

“你是百姓的代表吗?”大员中的一个问

“O.K!”又一个学者说。大员们瞪了他一

“况且,”别一位研究《神农本草》的学者抢着说“榆〔16〕叶里面是有维他命W〔17〕的;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两样都极合于卫生。”

大家在陆两面,探探脑的悉心打听,才明白原来那两位只是考察的专员,却并非禹自己。

一大阵独木大舟的到来,是在上打疙瘩的大约二十多天之后,每只船上,有二十名官兵打桨,三十名官兵持矛,前后都是旗帜;刚靠山,绅士们和学者们已在岸上列队恭迎,过了大半天,这才从最大的船里,有两位中年的胖胖的大员现,约略二十个穿虎的武士簇拥着,和迎接的人们一同到最巅的石屋里去了。

大家就都称赞他,但几个勇士,却又有些妒忌。

“他们叫我上来的。”他睛看着铺在舱底上的豹的艾叶一般的纹,回答说。

奇怪得很,持矛的官兵,虎的武士,都没有打骂他,一直放了中舱。舱里铺着熊,豹,还挂着几副弩箭,摆着许多瓶罐,得他。定神一看,才看见在上面,就是自己的对面,坐着两位胖大的官员。什么相貌,他不敢看清楚。

“托大人的鸿福,还好…”他又想了一想,低低的说“敷敷衍衍…混混…”

这样的谈了小半天。大员们都十分用心的听着,临末是叫他们合拟一个公呈,最好还有一条陈,沥述着善后的方法。

“吃的呢?”

“…”他不懂意思,没有答。

就是这第五天的早晨,大家一早就把他拖起来,站在岸上听呼唤。果然,大员们呼唤了。他两立刻发抖,然而又立刻下了绝大的决心,决心之后,就又打了两个大呵欠,眶,自己觉得好像脚不地,浮在空中似的走到官船上去了。

大家略有一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一个人呢,却仍然是一个大疑问。

然而这一回却又像消息很可靠,十多天之后,几乎谁都说大臣的确要到了,因为有人去捞浮草,亲看见过官船;他还指着上一块乌青的疙瘩,说是为了回避得太慢一了,吃了一下官兵的飞石:这就是大臣确已到来的证据。这人从此就很有名,也很忙碌,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来看他上的疙瘩,几乎把木排踏沉;后来还经学者们召了他去,细心研究,决定了他的疙瘩确是真疙瘩,于是使鸟先生也不能再执成见,只好把考据学让给别人,自己另去搜集民间的曲了。



“是之谓失其灵,”坐在后一排,八字胡的伏羲朝小品文学家笑。“吾尝登帕米尔之原,天风浩然,梅开矣,白云飞矣,金价涨矣,耗眠矣,见一少年,衔雪茄,面有蚩尤氏之雾…哈哈哈!没有法…”〔14〕

“饮料呢,”那《神农本草》学者接下去“他们要多少有多少,一万代也喝不完。可惜黄土,饮用之前,应该蒸馏一下的。敝人指导过许多次了,然而他们冥顽不灵,绝对的不肯照办,于是数不清的病人来…”

“就是洪,也还不是他们来的吗?”一位五绺长须,穿酱长袍的绅士又抢着说。“还没来的时候,他们懒着不肯填,洪来了的时候,他们又懒着不肯戽…”

大半年过去了,奇肱国的飞车已经来过八回,读过松树上的文字的木排居民,十个里面有九个生了脚气病,治的新官却还没有消息。直到第十回飞车来过之后,这才传来了新闻,说禹是确有这么一个人的,正是鲧的儿,也确是简放〔14〕了利大臣,三年之前,已从冀州启节〔15〕,不久就要到这里了。

大员坐在石屋的中央,吃过面包,就开始考察。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