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卖茶的时候,有人给他捎信,说请他到省城去做厨。
童小安还没有到那么大的城市去过,很想去,于是跟江子纯商量说:“我想到省城去,你带家雨回你妈那儿去住吧。”
江子纯为难地说:“那你妈妈会不会抱怨?”
“不用管她,她那脾气,你带着娃娃在家里没法做什么,受不完的气。”
两个人商量好了,童小安去跟母亲撒谎,说:“我们要下去重新找个门面开饭店。”
郑美莲知道拦不住,说:“不管你们,反正我没钱帮你们。”
江子纯把转让门面剩的一千七百块钱拿了一千出来,另外七百她锁进母亲给她买的那口密码箱子里。
两个人带着孩子回到t县,童小安把江子纯和孩子留在江素素家,他就到省城去了。
*
童小玉和徐绍林结婚几年后,他们总算还清了结婚欠的帐,又在原来那间屋外边接了一间卧室,一间厨房,在房背后搭了一间简单的猪圈。
不喝酒的日子里,一家人也还算相安无事,只是,又怎么可能不喝酒呢?
喝了酒以后,打架、骂架、砸东西,家里的物件年年添很多次,也年年砸很多次!
每一次最遭殃的,先是灯泡,然后是开水瓶,然后就是锅碗瓢盆…
童小玉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孩子一岁多以后,徐家妹妹约童小玉一起出去打工,徐绍林破例同意了。
徐家一个熟人把她们带到外县的一家餐厅,这家餐厅很大,光是员工就有三百多人,员工的伙食按等级分,老板吃得最好,其次是厨师长和经理,再其次是大厨和领班,然后是服务员和杂工。
她们两个刚去的被安排洗碗,吃的是最差的,别说见肉,素菜里连油都见不着。
做了两个月,挨骂受气不说,还没有拿到一分工钱,她们想回来连车费都没有!
那几年做生意的有不少都是黑心老板,把员工当牛马一样地使唤不说,还找种种借口克扣工钱,有很多人做半年一年都拿不到一文钱,直到2003年熊德明的一句“实话”引发了全社会对欠薪问题的关注,在温总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亲自过问下,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童小玉没有办法,托人给徐绍林带信,徐绍林跑到郑美莲家里,说童小玉出去打工,没有回来的路费,喊郑美莲给他借点钱,他好去把童小玉接回来。
郑美莲勃然大怒:“我把女儿嫁给你,是不是还要包给你把娃娃生下来?将来还要包你娶儿媳妇?还要包你生孙儿?我嫁一个女子给你我是不是就错完了?我就该把你徐家的事情包干?
“人已经跟你走了几年了,现在还来找我的麻烦!我管她回得来回不来,她有钱她就回来,没钱她就是死在外边也没有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