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走走的,时间过得快,小镇也举目可望。我看母亲倒还好,不像是很累的样
。一路上我
行替母亲挑了一会,快到镇上时,母亲先看见了到城里的中
车,连忙
我快走。车
停在路边,正好有个人准备要上,我一边走,一边回
对母亲说:“那我先走了。”母亲摆着手,说:“快
快
,不然车
走了,又难等下一趟。”车上卖票的人也看见了,估计我是要坐车的,也在喊:“快
,车
上要开了。”上车后,我听到母亲在后面喊:“路上要小心。”
。
这就是我那捡破烂的母亲!
第二天,吃过早饭,母亲把废品整理好,装在两个大塑料袋里。我也准备走,母亲叫我坐车先走,我要母亲和我一起走,母亲说:“加上周婆和她的东西,一辆车是坐不下的(我们那里只有那
被称为”麻木”的三
车)。”我说:“那就再叫一辆。”母亲不同意,说:“周婆一个人也没事,我们就慢慢地
去,然后再慢慢地
回来就行了。”我说:“那我也跟你们一起走。”母亲说行。
我想了想,说:“那为什么非要挑到镇上去,我记得以前家门是有收破烂的。”母亲说:“那些人也是收完了再送到镇上去卖,
的价钱当然就低了。”我说:“把车费一除,不就差一
了。”父亲说:“你母亲可舍不得那一块钱的车费,能买一包盐呢。”我问母亲:”那些能卖多少钱?”母亲说:“上一次的跟这回差不多,卖了十五块钱,这回可能要少一
。”从我家到镇上,有十几好里的路程,就母亲走,少说也得一个小时,可母亲为了省下区区的一元钱,竟然还要挑着东西走去,想到这里,我有些鼻
发酸。母亲啊!母亲!
再回家时,已是冬天,田地里的庄稼该的已经
下了,该收的也已经收了,到
呈现一派萧条景象。在路上我就想:母亲这回该是没什么可捡的了。回到家,母亲果真在家里。吃过晚饭,我陪父亲和母亲聊天,周婆又来了,和母亲约好,明天把东西挑到镇上去卖。我心里甚是纳闷,家里既没
田,又没
地的,还有什么东西值得大老远地挑到镇上去卖。周婆回去后,我问母亲,母亲还没有开
,父亲就笑着说:”你不会想到的,你母亲现在改行捡破烂了。”我大
意外。父亲用手指着一个房门,说:“都在那屋里。”我把门打开一看,还真是有一大堆塑料瓶、饮料盒、纸盒之类的东西。我简直哭笑不得,指着那一堆废品对母亲说:“这么一大堆,就是再加上好几个这么一大堆,还不够大哥吃的一盘菜,这要是让大哥知
了,还不知会怎样说您呢?”母亲不以为然,说:“我这都是捡回来的,又不是偷的,能说什么?”我说:“您这是何苦呢,知
的人,会说这老太婆真是勤快,不知
的,还以为是我们
儿女的不是。”母亲:“
人家
什么,反正我闲着也没事。”
周婆的东西也装好了,跟母亲一样,用扁担挑着。我要替母亲,母亲说轻得很,不用我了。周婆笑着说:“大都是塑料的,重不到哪去的,不用心疼你母亲。你现在是城里人了,挑这些,,几不合适。”母亲更是不要我挑了。周婆就住在我家隔
,老伴已去世多年,她一个人单独住一间小房
,有五个儿
,一个女儿,连孙
也娶了媳妇,可谓是儿孙满堂。但她一个人还
了一些田地,自己的吃穿用度都是靠自己。农闲时就跟母亲一起东捡西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