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阿听007文集 > 良渚探古与径山寺寻幽记(1/3)

良渚探古与径山寺寻幽记(1/3)

良渚探古与径山寺寻幽记

一、序言

不知不觉的,岁月已迈进了初冬。一阵不大不小的冷空气过后,连绵三日yin雨,待天晴,天气又稍稍的nuan和起来。树梢上零零星星的挂着几片枯黄的叶子,还带着一些萧瑟衰秋的滋味。

12月2日,龙年十月十九,又是一个周日,自个儿放了一回假,想出去山中遛遛,哪怕能捡到一些残秋的尾ba也是乐意的,地点就选杭州西bu的径山寺吧。我素来喜爱各地之茶味及其背后蕴藏之渊源,能实地探寻径山茶的原产地,也为多年来之夙愿。

线路安排如下:首站为良渚博物馆,其次为瓶窑南山石刻,三为双溪陆羽泉,最后一站为九龙瀑与径山寺,时间允许的话,最后还要去老余杭看看通济桥与古镇风情。全程公jiao,低碳出行。行程显得jin凑,但好在一个人的自在,多跑动就是了。

二、良渚博物馆篇

自从初中历史课本中,就知dao良渚文化是了不得的。前个月的某日,乘坐公jiao去仓库时竟然犯迷糊了,坐过tou了好多站,一直到良博站才醒来,急急转车返回,匆忙之中连良渚博物馆的大门也没看着。

今儿又在良博站下车,朝着山谷方向走,穿过郁郁丛林美丽洲,一座大型的石堡式建筑呈现在眼前。据称,此建筑由英国设计师设计,曾获国际建筑界大奖。

博物馆是免票的参观与学习基地,我跟在一群学生后面,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以更shen刻的了解。展厅内有模拟的考古现场,展示挖掘的方式。文物大多在地下,考古挖掘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地下埋藏的文物是属于国家的,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私自发掘,即盗挖是非法的。展厅良渚古国中,有先民的劳作场景、良渚古城剖面,以及制玉场景,由此可懂得玉qi是如何一步一步制造的,而且先人是用最为原始的工ju。须知,玉qi在良渚遗址、良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譬如玉璧、玉琮等。图示中的莫角山遗址比较有意思,下次打算去实地探看一番。

橱柜中的玉qi,隔着玻璃而反光,相机又老旧又差劲,拍摄很不清晰,恨不得把这个破机子佳能A520给扔了。唉,不由得怀念那台相伴多年的最为心爱的单反机了,痛惜呵,恨死该天杀的梁上君子。颠沛无chang物,失物诚可悲。

良渚文化距今约5千年左右,以前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这里属古防风氏国一带,实力比较强大,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找了借口杀掉,古国随之湮灭在历史chang河中。我为此询问了一下,讲解员回答确有这说法,但学术界尚无公论。怪不得在各个展厅里,均见不着相关防风氏的任何介绍。

三、瓶窑南山石刻篇

中午至瓶窑,出租车司机说不晓得南山石刻,又连问几个路人,均不得而知。唉,这难不成是见鬼了。我打开手机里的百度地图搜索,找到南山的标记,附近有瓶窑中学,这下即心中有数了。来不及吃中餐,在ma路边随手买了2只菜干饼,快步奔去。

瓶窑镇依山傍水,与我老家嵊州的县城有几分相似。苕溪靠岸chu1,停泊着几艘机动驳船。溪边,还有浣洗女子勤劳的shen影。雨后的空气里,沁着几分清新气息,似乎连眼前的青山与绿水,都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过大桥直行至瓶窑卫生院,记得公司里的司机曾把我带来过此地,复南行至瓶窑高中,绕行了一大圈。学校门卫热心地指点,南山石刻就在前面的山上。

南山mo崖石刻造像,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拾级而上,过牌坊式山门,牌额为“佛dao同光”,这四字有所来历。据载,宋代僧人孔清觉开创白云宗,在瓶窑南山建普宁寺传教,以华严经为gen本要典,主张儒释dao三家一致,被后世称为“南山白云宗”

行至半山腰,遇见半亩池塘,塘水在雨后略显浑浊。驻足观望池塘对岸,藤蔓掩映下的石bi上lou出半shen佛像。菩提本无尘,无心洗凡尘。

爬上土墩远眺,可见对面窑山脚下的中学以及东北侧环绕着的集镇。复上行,赭色的石bi上刻有栩栩如生的佛像,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再往前,为释迦、文殊与普贤即“华严三圣”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