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美人赠我蒙hàn药 > 第十篇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1/4)

第十篇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1/4)

第十篇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chu1

王朔:我耳闻近几年新起了一批年轻的,特有锋芒,爱谁谁,把一些德高望重的"文化恐龙"都抡了。你了解这些人吗?他们怎么样?

老侠:我看过北大研究生余杰的《冰与火》,号称"抽屉大学"。我特佩服这些年轻人。

王朔:还有你佩服的人?

老侠:我佩服他们如此小就如此工于心计,学会怎样出击,该灭的是谁,该夸的是谁,对什么人sai炸药,对什么人送玫瑰,心里清清楚楚。表现上壮怀激烈,嫉恶如仇,显得特dao义、特诚实、特有学问,实际上那点小尾ba于不经意中一览无余。

他要灭的那些人都在切shen利益上与他无关,快入土的和早入土的,在他将来的命运上,特别是知识圈中的地位上,不会有任何实质xing影响,于是他就不疼不yang地刺一下,并不想真说什么。而对那些直接关系到他的切shen利益。学术前途和地位的导师、老师,现在大学里说了算的人,他却极尽赞美、奉承之能事,那副媚态可掬的乖样,非由鲁迅的辣笔才能活现。余杰的那本《冰与火》中,除了他的几位老师外,其余的人都灭。

其中有篇文章叫《先生意气》,夸了陈平原、张鸣、王岳川,这样的年轻学子,夸起人来就再找不出新词了,什么"当代中国最杰出的文史家之一"。什么在老师夫妇的学术通信中,"读出了一zhong心心相契的欣悦与温馨。"什么先生的"既然曾经独上高楼,也已经望尽天涯路,知dao坟场后面不一定是鲜花…""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tou。"什么先生的特殊魅力像先生给学生泡的茶一样,"令学生闻香识先生。"什么在听王岳川先生的课之前"却早已闻先生之名",先生不但课讲得满堂彩,让学生入迷,在"睡大觉、读闲书、zuo白日梦"的九十年代大学课堂,王岳川先生却"第一次点燃了""学生无jing1打采的眸子"。文章的结尾又上升到历史上的大儒和仁人志士的高度,以《论语》中的师生之谊和东林党人的"一党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相期许。这些优雅的rou麻之谀和他要剥"钱穆的pi"的凶狠恰成鲜明的对比。他鞭尸的激烈、义愤已经在这zhong无所不用其极的谗媚中小丑化了。对能够直接影响他命运的、在当前的知识界学院中如日中天的学者,他的底气全无。他才二十几岁,这么小小的年纪,初涉文化界,却圆hua得如同历尽沧桑的商人或政客。

王朔:比我们刚出dao时成熟多了。刘小枫怎么样?这几年总听人提到他。

老侠:刘小枫与王岳川、王一川是北大的同学。他主要搞基督教,很早去了国外,现居香港。他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的支点是西方的基督教,他以基督教为参照系,抓中国传统中的弱点还是ting准的。中国传统中的人格弱点,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中没有一个超越xing的绝对尺度,实用得很,一个民族、一个人,没有一zhong自律或他律的非实用尺度,就没有了底线,什么事都敢zuo,凶残虚伪且丑态百出。西方文化,从圣·奥古斯丁开始,就为人的自我认识树起了一个绝对的尺度,正是在这一神学的尺度下,人世才罪恶重重,人xing的弱点才能凸现出来,人才能反省自己,心存敬畏。

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以及西方近现代关于人xing之恶的各zhong理论,都来自这zhong神学中的原罪。霍士说人对人是狼,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帕斯卡尔和蒙田也都以神学的尺度来论述人xing的弱点。

休谟的观点最jing1彩,他说,人一进入社会、进入群ti关系和政治生活,制度的设计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假定上:每个人都是一个无赖。人类在制度上所能zuo的,不是培养或塑造一zhong高大完美的善,而是尽可能地把人xing之恶减少到最小的程度。人类的制度不可能创造圣徒,但可以使人成为平凡的守法的讲dao德的人。"防恶"就是最大的善,相反,由柏拉图经黑格尔到以"扬善"为目的的制度设计中,"扬善"的社会实验所造成的恰恰是最大的恶。凡是企图改造人xing重铸新人的政治制度,所带来的只能是人xing的普遍堕落,集权ti制崩溃后的dao德真空,恰是新人理想的必然结果。

王朔:我们这儿也有过重铸新人的试验,而现在,遍地是无耻。

老侠:刘小枫的基督教路数,从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到对当代中国的批判。但他还希望从传统中挖掘出打通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资源,他在《拯救与逍遥》中对屈原的论述就是此zhong尝试。但我以为,中国文化中gen本没有宗教情怀,没有神秘主义,无论是楚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