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文化苦旅 > 这里真安静(2/4)

这里真安静(2/4)

现在该来看看那些可怜的日本女了。

资料告诉我,即使在国际法公审和决战犯之后,那些日军战俘,竟还想尽各办法,通过各途径,到了每一战犯决时洒血的泥土,汇集起来到这个坟地“下葬”竖起一个“殉难烈士之碑”这个碑,我人墓园不久就看到了的,不知底细的人怎会知“烈士”是谁?

元帅的死亡,震动了当时由英军看守的日军战俘营。正是那些早就被解除武装、正在受到公审、正在受到全世界唾骂的战俘,张罗着要为寺内寿一筑坟,而且是筑一座符合元帅份的坟。从我接到的一些数据看,为了前这座坟,当时日军战俘营里所发生的事,今天想来依然目惊心。

呆地伫立着,死死地看着这座墓。我知,几乎未曾有过中国人,会转弯抹角地找到这里,盯着它看。那么,今天也算是你寺内元帅与中国人的久别重逢吧。你躲藏得好偏僻,而我的目光背后,应是华北平原的万里云天。

既然日南下与日本经济萧条有密切关系,而经济萧条又是日本必须向外扩张的本动因,那么,不妨说,日本女的先来和日本军人的后到,确实存在着某因果关系。让他们的坟墓

这些战俘白天在英军的监视下苦工,到了夜晚空下来,就聚集在宿舍里密谋。他们决定,寺内寿一的墓碑必须采用柔佛(今属来西亚)南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为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日军和英澳联军的激战,好多石块就浸染了日本军人的鲜血。他们要悄悄派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日军血最多的地方,再从那里开采石,躲过人们耳目,拼死长途运来。

日本女貌和温柔使她们很快压倒了南洋各地的其它娱乐项目,轰轰烈烈地构成了一宏大的职业。从野心的创业者到辛茹苦的锡矿工人,都随时随地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日本娼寮。各国、各族的嫖客,都在日本院中。在这个时候,日本民族在南洋的形象,显得既柔弱又可怜。

论资格,这些女要比埋在近旁的军人老得多。大概从本世纪初年以来,日本女蜂拥来南洋有过几次,每次都和日本经济的萧条有关。而当时的南洋,由于橡胶和锡矿的开采,经济颇为繁荣,大批在国内不易谋生的日本少女就不远千里,给南洋带来了屈辱的笑颜。

矮山元先生曾听守墓人说,别看这个坟地冷清,多年来,总有一些上年岁的人专程从日本赶来,跪倒在哪几座墓碑前献酒上香,然后饮泣良久。这些年,这样的老人看不到了,或许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墓碑。于是,坟地真正冷清了,不要说战争,就是那星夜运石的呼号,也已成了遥远的梦影。但是,只要你不小心走了这个地方,在这些墓碑间巡睃一遍,你就会领受到人类神中极其可怖的一个分,气森森。这里上下有序,排列整齐,傲骨嶙峋,好像还在期待着某指令…

寺内寿一改任南方派遣军总司令是在1941年10月东条英机上台组阁之后,他与山本五十六的海军联合舰队相合,构成了震动世界的太平洋战争。他把他在华北的凶残倾到了南洋,从西贡直捣新加坡。他的死亡是在日本投降之后,死因是脑溢血。

这一切,竟然都是一个战败国的俘虏们偷偷成的,实在让人吃惊。我想,如果有哪位电影大师拍一影片,就表现一群战俘在黑夜偷运染血石来作元帅墓碑的艰苦行程,一定会扣人心。山上,椰林下,低声的呼号,受过伤的肩膀,勒的麻绳,摇晃的脚步,警觉的耳朵,尤其是月光下,那一双双不肯认输服罪的睛…

这些战俘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儿八经向看守他们的英国军官提申请,说想自己动手修建战俘营的宿舍,需要到外面去采伐、搬运一些木料石料。同时,他们又搜集边带着的日本小玩意儿来笼络英军及其家属。英军同意了他们的申请,结果他们开始大规模地采运石料,不仅为寺内寿一,而且为其它战死的日军筑坟。柔佛那方染血的石完全不像修宿舍的材料,只能在星夜秘密偷运。运到离现在墓地8公里之外一座荒弃的橡胶园里,搭起一个帐篷,用两天时间刻琢碑文,刻好之后又运到墓地,恭恭敬敬竖好,浇上泥加固。我现在死死盯着看的,就是这个墓碑。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