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行者无疆 > 瑞典小记(2/2)

瑞典小记(2/2)



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金,但人们说,他获得了“另类诺贝尔”

对此,斯德哥尔可以心地敞亮地莞尔一笑。

它对自己最重要的作家斯特林堡,很够情义。

、议会、老街、大教堂全挤在一个岛上。老街路窄、门多店小,滴滴都是百年富庶的记号。

其实据我看,北欧人不是没有情,而是缺少那快速燃又快速转移的灵。他们应较慢,选择较迟,不喜宣讲,很少激愤,但一旦选定却不再改变,把弯曲拉成了一条直线。选择和平中立,制订福利政策,设立诺贝尔奖,即使有再大的麻烦也一意孤行。

政治传奇得以成立,一半得力于浪漫的法国,一半得力于老实的北欧,两者的组合改变了一个地方的历史。这样的传奇放到中国,大概在秋战国时代纔有可能。

任人参观,凛冽寒风中年轻卫士的制服显得有单薄;议会大厦底楼正在开会,隔着一层玻璃任何路人都能旁观。

至少有三个方面,使这座城市对斯特林堡的尊重显得难能可贵:

刚到丹麦,就听当地人说:“由于气候地理原因,我们北欧人与其它欧洲人不同,比较拘谨,不善言词”;到了挪威,又听他们说:“我们挪威人比不上丹麦人开朗健谈,有沈闷”;到了瑞典,听到的居然是:“我们瑞典人不如挪威人情,孤傲得可恨”;…

离开瑞典之前,突然想起几个北欧国家对自己的评价,很有意思。

说自己冷的人不可能真冷,因为真冷无于冷。

———就凭这三,斯德哥尔有充分的理由给他冷脸。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生日那天,市民们居然举着无数火炬,聚集在他寓所前面向他致敬,还募集了大笔资金供他使用。

一、斯德哥尔市民并不熟悉斯特林堡的主要创作成就。他的戏剧作品,不是早期的自然主义心理写实,还是后来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斯德哥尔市民都不容易接受;二、他们知他是一位散文大师,但他的散文曾猛烈批判斯德哥尔市民上保留的陈规陋习,而且连续不断;三、他与斯德哥尔不辞而别,狼迹天涯,晚年纔回来。





欧洲许多城市都患有一隐疾:它们现在隆重推一个个已经去世的文化名人,仔细一查,当年它们对这些文化名人非常冷漠,十分不公。

那年她十一岁,一个被分来住宿的士兵敲开了她家的门,父亲嫌他手笨脚就把他打发走了。“这个士兵,就是后来娶了我的瑞典国王。”她说。

听得一群青年号向议会示威,因不懂瑞典语连忙问旁一对老夫妻。老太太摇着火般的脖连声抱怨:『谁知呢,都圣诞了,还这么吵吵闹闹”

斯德哥尔其实是一堆大大小小的岛。岛与岛之间造了很多桥,这些桥没有坡度,形同平路,让旅人不知岛之为岛。只是行走街耳边突然有声轰鸣,伸一看脚下奔腾,海涛

他的妻一直住在黎,境尴尬,却向人痴痴地回忆着他们初次见面的情景。

这是怎么啦,北欧各国好像都在作一奇怪的互相对比、自我谴责,看谁更冷、更酷、更漠然无情。

大国间的争逐,胜无利,败遭灾,唯一的选择是和平中立。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