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侍应生递过来小纸条:请再唱一曲吧。
龙飞凤舞的笔迹,看得出是匆促而就。桑离循侍应生指出的位置看过去,暗影里看不清那人的面孔。不过她却能看到舞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她,人们的表情很真诚,掌声节制却也热烈。她想了想,点点头,转身走回到舞台上,这一次,是《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在北宋年间写下这首《卜算子》,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有巧妙的构思,回环叠韵间,一个女子的翘首以盼已跃然纸上。近千年后,一个叫黎青主的革命者为这首词谱了曲。他是个优秀的作曲家,巧妙地借这首古代的爱情词寄托了对殉难者的追思与对崭新明天的向往。桑离深谙这首歌曲的意境,在深情中融入坚定,在哀伤中融入悲壮。
小小的舞台上,寂静得没有任何多余声响的空间里,只有这个女子,她用她全部的爱与力量在唱歌。她面容悲戚,然而坚定从容,她的两只手交叠着,轻轻护在胸前,似在看着远处唱:“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当最后一个音符收起,坐在前排软沙发上的人们已经陆续站起鼓掌,桑离收回目光,看见眼前面带赞许地看着自己的人们,突然觉得这样的谢幕和之前自己站在盛大歌剧院里的谢幕并没有什么不同。
或许舞台不够宽广,或许人群不够密集,然而,同样真挚的掌声告诉你——真正爱音乐、懂音乐的人是不会欺骗自己的耳朵的。且,在好的歌声面前,也不会欺骗自己的心。
原来,能为真正爱音乐的人唱歌,并获得他们的嘉许,那是生命中最单纯的幸福,与舞台的大小、观众的多少并没有多么本质的联系。
这么简单的道理,她却绕了这么大的一圈,甚至付出几乎整个青春为代价,才弄懂。
掌声里,桑离的眼眶就这样湿润了。
然而,还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因为还活着,所以,还来得及去爱,还来得及去幸福。
A-4
只是,在桑离的意料之中,并没有舒妍的出现。
下午时分,舒妍推开“你我”的门,下意识抬头看看原本放着HELLOKITTY的地方,看到那里已经改放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加菲猫。
她径直走向桑离习惯的座位旁,打招呼:“我可以坐在这里么?”
桑离点点头:“请坐。”
再招呼侍应生:“给这位女士来一份曼特宁。”
待侍应生走后,舒妍才开口:“桑小姐好记性,我只来过一次,你都记得我喜欢喝什么。”
“你过奖了,”桑离微微一笑:“是马煜说起过,YOYO的妈妈喜欢曼特宁。”
“马煜?”舒妍一愣,神情间却有清晰的落寞:“他还会记得这个?”
“他很关心你。”桑离看着舒妍的眼睛。
“是,我从来没有否认过,”舒妍苦笑:“虽然他不爱我,可是毕竟结了婚,亲情总还是有一些的。”
“那你还要离婚?”桑离想不明白。
“我承认是我小心眼,我那么努力,都无法抹去艾宁宁的痕迹。桑离,你觉得你可以么?”舒妍直直地看着桑离的眼睛。
桑离略一迟疑:“你恨艾宁宁么?或者是嫉妒、羡慕?这些情绪,你有么?”
“怎么可能没有?”舒妍轻啜一口咖啡,涩涩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