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一字排开,肃然站立。武则天俯瞰着远处重重叠叠的宫墙门楼和苍凉的烟树,一度忘了自己置身于何处。此刻,她仿佛正在遥远的巴蜀利州,跟着母亲去道观访仙;又好像正走在前往长安的路上,瓢泼大雨将她的轿帘打湿;有时,她感到自己正在感业寺中的水井边梳洗,索枯的钟声送来桂子的清香…现在,她再也不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异族女子置身于李唐王室,而是名正言顺的武氏,不久将建立新朝,君临天下。
不过,武则天并没有立即登上皇位。从垂拱五年元旦到天授元年正月,武则天似乎再次陷入了令人茫然不解的等待之中,仿佛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在故意推迟一场盛筵的到来。当上官婉儿不断催问她何时登上皇位时,武则天说:“现在已不是三年前了,如今即使我不想当皇上,恐怕也不行了。”
载初元年七月,在明堂潜心修行的十位高僧联名向武则天进献了一部《大云无相经》,据《大云经》所载,武则天作为当今圣母,实为净光天女下凡转世,当王天下。武则天即刻将《大云经》颁行全国各寺院,并饬令在洛阳和长安修建大云寺,为收藏佛教经典之用。《大云经》的注疏者,云宣和尚等九人均被赐紫红袈裟,位袭三品县公。
九月,长安人傅艺游率九百人长途跋涉来到洛阳,在洛阳宫门外恳请武后登基,傅艺游向武则天奏道:“李唐运数殆危,改唐为周势所必然,当今太后为千古一人,光风霁月,上应天意,下合民情,理当即速登基…”武则天深为感动,她虽然照例谦谢不受,但还是将傅艺游封为鸾台侍郎。
一个月后的一天,武则天正在宫中午眠。忽听宫外有鼓乐之声隐隐传来,武后颇为诧异:今日宫内本无大典,何来喧嚷之声?她正要叫来侍从询问,上官婉儿已入门禀报:皇宫外聚集了一支万余人的游行队伍,他们敲鼓击磐,绕着皇宫游行请愿,恳求太后改朝换代。武则天在昏沉的睡意中由婉儿搀扶着,再次登上则天门楼,接见游行民众。
在游行队伍中,有商人、僧侣、官吏和普通百姓,他们打着彩旗,载歌载舞,站在远处观望的人更是难以计数,很多人似乎正从街市两侧的遮棚下跑出来,加入游行队伍。武则天见状不禁悠然动容,泪如雨下。
可是,武则天的这一美妙心境并未维持很久,当她发现自己的侄子武承嗣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时,心中突然掠过一丝不快。几个月前,僧侣们向她进献《大云经》时,朝中就有人怀疑它是薛怀义所指使。现在,武承嗣在游行民众中招摇过市,看上去非常扎眼。武则天兀自叹道:这个武承嗣看来日后难成大器…
当天晚上,武承嗣带领二十多位各界请愿代表来到贞元殿,将数本绿色的奏折递交武后,奏折上有六万余人的签名,这些签名者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帝室宗亲,四方百姓和边夷酋长。稍后,皇子旦的表章也送到武后手中,他恳请母亲即刻登基,并赐自己武姓。
到了午夜时分,武则天方对殿外跪请不辞的文武百官们说:既然众愿难违,登基一事我可以考虑
武则天一言既出,群臣莫不涕泪横流,叩首称谢,一时间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群臣退去之后,武后将承嗣单独留了下来。武承嗣原本指望姑妈给他连日的奔波辛劳予以奖赏,没想到武则天只是对他冷冷说道:“你身为皇室内戚,堂堂礼部尚书,居然在请愿者中抛头露面,简直是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