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盘没有下完的棋(4)
二十八、前方是不是大陆?
(1)
在所有的外围工作都zuo完以后,苏北到吴运韬的办公室汇报关于《最后一片戈bi》的情况。他心情愉快,觉得终于zuo了一件应当zuo的事情。
吴运韬大喜过望,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实际上,吴运韬一直在等着这个消息。苏北刚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不久,他就对苏北说,一定利用好K省的文学资源,当时苏北没说什么,但是看得出,他将不遗余力。
苏北谈到他对这bu作品的市场预期,他认为,胡杨的《国色》遭到查禁,文学界、普通读者,国内甚至于国外,都极为关注他的下一bu作品,《最后一片戈bi》会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据此,苏北认为,如果在发行上运作得成功,这本书应当有五十万册的销售市场。
吴运韬同意苏北的估计。他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五十万册,总码洋是多少多少,以百分之多少利run率计算…那么,将意味着近二百万元的利run!这将从gen本上挽救资金极为短缺的东方文化出版中心,还清银行贷款,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吴运韬shen知这件事的意义。
苏北当时就给胡杨打电话,说他向吴运韬主任汇报了前期谈到的情况,说吴运韬主任非常感谢胡杨对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支持,说吴运韬主任明天中午在香港美食城宴请胡杨,再juti商谈一下《最后一片戈bi》的出版事宜。胡杨答应了。
和著名的胡杨结识是吴运韬shen感荣耀的事情。
自从他从K省来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就一直面对着这样一zhong询问:“认识不认识胡杨?”就连Zbu常务副buchang梁峥嵘来中心视察工作的时候也这样问他。他当然不能说不认识。这个小小的谎言经常使他感到忐忑不安。这下好了,一切都顺当了。
今天早晨,Zbu副buchang廖济舟打电话给吴运韬,要他下周参加Zbu组织的一次活动。吴运韬不经意说到胡杨,说到胡杨即将jiao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出版的《最后一片戈bi》,他说他一直在关注胡杨的创作,直到最近才把作品出版的事情敲定下来“今天就把协议签下来了。”
廖济舟非常惊讶:“是吗?怎么事先一点儿风也没透出来?那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吴运韬说到这本书的市场前景,基本上都是苏北的话。廖济舟赞赏地说:“好好好。归gen结底还是要从图书效益上想办法,你的思路是对的。那时候我跟夏乃尊和徐罘都说过,得抓效益,工作一直不到家…我看这样好。”
谁都知dao胡杨的ju大市场价值。
上班路上,坐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新购置的奥迪轿车里,吴运韬回味着廖济舟的话,越发感到此事非同小可。
中午十一点,苏北陪吴运韬来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附近的香港美食城。这里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招待客人的地方,值班经理总是能够给以特别关照。姚冰把车停到车位,站在门边的不是服务生,而是一个jing1明的女人,这就是值班经理。值班经理把门打开,像日本女人那样低tou致意,问候着“你好!你好!”然后走在前面引路,经过一dao狭窄的木质楼梯,来到二楼,打开名为“芙蓉”的包间,躬shen请吴运韬和苏北进去。门在他们shen后轻轻关上了。
苏北毕恭毕敬地接过吴运韬的大衣,转shen挂在衣帽钩上,随后也坐下来。从年龄上说,吴运韬只比苏北大四岁,苏北大可不必如此低三下四,但是,这个从来都用温馨的目光看世界的人,把吴运韬看作自己的恩人,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了现在的位置上。吴运韬注意到苏北的脸色很不好,以为是因为《最后一片戈bi》而休息不好的缘故,内心就很感动,他绝对想不到,苏北在最近半个月时间里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悲痛。
家ting不顺、事业不顺、多年来一直在生存dao路上苦苦挣扎的三哥,多年来一直盼着苏北回来。苏北回来,把他高兴得欢天喜地,苏北租的房子还是他通过一个上中专时的同学找到的…谁能想到,春节刚刚过去,三哥就因为肺心病进了医院。
在chang达七天的时间里,这个危重的病人躺不下来,一直坐在观察室病床上,tui和脚都zhong得发亮。苏北为他洗脚时,liu下心酸的泪水。没有办法,没有任何救治措施,医生冷漠到让人以为要将病人谋杀的程度。直到最后一天凌晨,三哥像被电击了一样,浑shen剧烈抽搐起来…苏北jinjin地搂着他,泪liu满面地呼唤他。当时观察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值班医生从睡觉的房间出来的时候,这个惟一和他亲近的哥哥,已经走了…医生冷冷地要他不要叫喊…在三哥去世这件事中,苏北为自己承揽了许多责任,他固执地认为:如果刚入院的时候就给医生sai几千元红包,三哥就会得到好的救治,他就不会死…如果没有向胡杨约稿的事情,他就可以在医院多陪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