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之
5
我肩负着公职,写作通常在早晚间行,辛苦自不待言。好在当创作成为一个人的存在方式以后,每一天的生活都会充满激情,就像恋
中的人那样,劳作不再显得艰苦,它成了当事者的节日,一
每天都
到
欣并为自己庆贺的节日。写作第二稿用了一年多时间,随后我又
行了最后
和修饰,终于在今年
冬的时候把它全
写作完成了。
2004年12月26日北京
6
最后,我还要对每一个购买和阅读本书的人表示谢。在时尚侵
文化,越来越多的文字已经不再承载
神意义的今天,经济并不宽裕的读者
钱购买和阅读这样厚的一本书,我认为是一
值得敬重的
尚行为。作家写
一
作品实际上只是完成了属于作家的那个
分,更重要的创作还要由读者来完成。如果读者发现这本书与读者经历和未曾经历过的
神生活发生着某
对应和联系,如果读者认为写这本书的人说了真话并且是负责任的,那么,我为本书付
的一切辛劳就都得到了报偿——我理应
谢付给我这
珍贵报偿的人。
这本书最初写作于五年前,写完以后,照我的习惯把它封存了起来,打算让它潜沉一段时间,再择机
行修改。我开始写作并最终完成了另外一
在我看来同样重要的作品。
我还要对本书版者长江文艺
版社表示诚挚的谢意。只有对社会、对作者、对读书人承担着光荣责任的人,才有可能将这样一
作品推
来。周百义社长作为
版家的智慧和胆略长时间以来为我所钦佩;责任编辑谌毅对作品的
锐
觉和
刻理解,使我为本书找到了第一个知音,也使我新结识了一个有质量的朋友,我为此
到幸运。在本书
版过程中,我
切
受到所有为这本书付
辛劳的人的责任心、效率和奉献
神,这是一个好团队的重要标志,我尊重着他们。
生活对任何人都是沉重的,就像先天盲人不能知世界的
彩和光亮一样,人在很多情况下无法
知
在其中的沉重。人被沉重挤压着,最终成为齑粉,人却浑然不知。尽
这样,我仍然不希望读过这
作品的人
到过于沉重,我想告诉人的是:这
境遇并非你一人独有,这是所有人都无法逃脱的命定。
一分目前尚不宜表达的内容。社会
在
大
步之中,但是公众对文学表达方式和内容的接受还常常需要时间和机缘的辅助,而我又不能欺骗社会,给读者造假,只好先写
来,然后封存,等待社会能够容忍一个作家
行富于个
的艺术表达的时候,再让它直面读者。这虽然会在某
程度上破坏作品的完整
,减弱它对生活的批判力度,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期间,社会思在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中演
和
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学者顽
地向公众传达着他们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我
神生活的重要组成
分,我找到了审视现实和内心的新的视角。当我再一次把书稿拿
来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新东西能够提
和丰富这本书的
神内涵。从某
意义上说,写作第二稿
的正是这方面的工作。
尽我知
以后还会和作品中的人
一起讲述后面发生的故事,然而,当我把书稿
给
版社,和我的人
别离的时候,仍旧产生
一
惘然若失之
,就像和相
久了的人不愿意分开一样。
(全文完)
4
我会尽快重新和他们聚在一起。
如同我在前面说过的——我们每一个人,不从事何
职业,不
在什么地方,都是历史发展的目击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我们不过是
在一
过程之中。就个
命运来说,人生历程实际上不过演绎了一场自我和非我共同设计的游戏,而这个游戏往往没有规则,我们常常不知
我们到底
何地,要去向何方。
既然所有人都在相同的过程之中,那么我就有理由
信每一个人都能够把自己救赎——只要我们真正
清楚自己从何
来、到何
去就可以了。
在我看来,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帮助人看清生活的质地和向,使人能够为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安妥的地方。
世界因为这样一些人的存在而明亮和温。
非常谢陈忠实对本书的抬
,他撰写的序言比作者本人更好地概括了本书和本书作者。这是一个思想
邃的人对我的激励,我相信它会对我将来的长篇小说创作产生重要的滋养作用。对于这样一个执著于作家信念的人,最好的
谢是写
让他喜
的作品,这会成为我的创作动力之一。
当我下决心要把本书写来的时候就在想,一定要写一本值得阅读和欣赏的书。为了这个目标,我
行了艰苦的努力,当我为本书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我长吁了一
气——用萨特的话说:“我已经说了自己必须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