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武汉朋友雕刻家杨健夫1990年在长江源、黄河源和澜沧江的源留下了十几块藏汉两
文字的六字真言石刻,有两块是很大的,固定在山崖上,不仅有六字真言,还有一段选自《金刚经》的文字,他认为可以看作是六字真言的注解。从三江源回到西宁后他告诉我:“刻完了才发现丢了两个最关键的字‘灭度’,你说遗憾不遗憾?你能不能想办法给我补上?”我曾经两次在三江源区他告诉我的地方寻找他的石刻,想请当地的藏族刻经人补上这两个字,但我看到的都是藏文的六字真言而没有看到藏汉两
文字的,只好找来一块石板,单独刻了“灭度”两个字,放在了长江正源沱沱河桥边的河滩上,并把那段经文朝着河
大声地诵读了一遍,算是为他补上了缺漏(虽不是圆满无憾的,但也只能这样):“佛告须菩提诸菩萨
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胎生、
生、化生,若有
若无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
无馀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4
找到,或许是因为我不敢风雕群的
,或许是因为我知
的伟人太少了,或许是因为我认定的伟人和天认定的伟人是风
不相及的)。
形形指天而立,森森然然漫漠而去,真是鬼斧神工,浩瀚无边。
我曾经三次来到三个不同的雅丹地貌群落里,看到的形状一次比一次鬼,
受到的惊怕一次比一次
烈,那
走向极至的荒凉就像风把地壳剥蚀
净后
了地狱一样令人心惊
。我发现世界上最最恐怖的,原来不是炸弹,不是妖
鬼怪,不是杀人复仇、死去活来,而是荒凉,是让你死不了但又让你时刻
觉到死亡就在
前的荒凉,是那
不光你恐怖整个人类都会恐怖的荒凉。在如此荒凉的地方,谁也不知
雅丹地貌的
以及阿尔金山群的
还隐藏着什么,是活着的生
,还是已成化石的生
?对化石的研究表明,地球上每隔26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生
灭绝,人们因此推测是地球以外的原因造成了这
灭绝。更有人推测,不
是地球以外的原因,还是地球内
的原因,比沙漠更古老的阿尔金山脉或许就是一座生
灭绝的见证山。
哪儿都有,但青藏
原的
是源
的
。无比丰富的
利资源,无比清澈的源
活
,从梦想中溢
来,又在神话里
淌着。清澈、纯粹、晶莹剔透,虽然以前经常用到这些词汇,但直到见识了这里的源
,才明白真正的清澈是什么,纯粹是什么,晶莹剔透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所有的
源都来自山峰极
,来自一些神佛居住的圣洁之地:长江发源于格拉丹冬冰川,黄河与雅砻江发源于
颜喀拉雪山,澜沧江与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冈底斯山。这些
源之山,都是在人文经典和社会意识中取得了崇
地位的山,都是人类
神的制
。众神缔造的另一个文明世界像云彩一样在众山之上盘旋游弋,让我们叹为观止,让我们看到汩汩而来的
源之
就像一匹匹未经驯服的炽情的野
永远都是奔放的姿影,让人恍然明白:为什么
原人的信仰无比清澈?为什么佛的家园必定要选在最
净最清凉最宁静最透彻的
源之上?因为佛是神的源
,或者说佛是源
的神,是青藏
原的大冰盖之上消
众
的太
。还可以这样说,原始的时候,地球上只有两
东西,那就是人和自然,你不是人就是自然,你不是自然就是人;不是人的自然集合了多数人的灵
和多数人的意愿之后,就变成了神变成了佛。如同自立法师告诉我们的:“佛”是从“人”从“弗”的“人”是站立的人“弗”是“不”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即不是人——是一个脱胎于人又超越了人的大觉大悟者。当一个旅行者把亲近自然理解自然
拜自然作为心许作为行动作为必然的时候,他就离青藏
神、
原境界越来越近了。信仰在等着,啊,等着。
是生命的本源,源
之
是生命之本源的本源,在生命之本源的本源,佛在微笑,在灭度,在为一切众生之类服务。而
是要
向四方
向下游的,它带着佛的微笑、佛的关照、佛的法力、佛的智慧
经了陆地,
向了海洋,
向了虚空。漫长的时间里,辽阔的
域内,
到之
,无不恩惠于人,无不泽
于大地万
,可谓是大
如
。
的形状是柔
的,见什么都拐弯都忍让,而力量却是无限的,有什么东西能阻挡
的
淌呢?石
吗?石
变圆了变小了;山脉吗?山脉裂开豁
让
过去了;
要么从你的空隙中走过,要么从你的
上淹过,要么是浩浩汤汤、汹涌澎湃的,要么是见
针、
滴石穿的。旅行者要是明白了这个
理,就会明白为什么佛会选择大江大河的源
安家落
,为什么青藏
原的民间信仰会如此长久地保持鲜活如初的生命力,为什么在这片被称为地球第三级的
大陆上,自然的魅力、藏传佛教的魅力、民众信仰的魅力会如此
密地粘连到一起。因为是源
,是
的源
,是关于生老病死的思考的源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信仰的源
、人类最初的宗教模式,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