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帝国沧桑 > 第一章绝命招商局(3/10)

第一章绝命招商局(3/10)

江南制造局的规模小于马尾船厂,如果说资金压力大,那么李鸿章的压力绝对没有沈宝桢的压力大,如果说李鸿章割不下江南制造局这块心头肉,左宗棠更是割舍不下,宋晋的第一目标是马尾船厂,李鸿章太了解左宗棠的脾气了,当初平定太平军匪乱的时候,李鸿章进军上海,左宗棠就迅速拿下苏杭,李鸿章筹办了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就立即组建马尾船厂。后来李鸿章利用回民叛乱的机会,将守着江南富庶之地的闽浙总督左宗棠给整到了陕甘总督的位子上,左宗棠却不甘在西北的漫漫黄沙中意志消沉,接着在兰州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就是要跟江南制造局对着干。这一次李鸿章同意关闭船厂,左宗棠肯定要跳出来反对,宋晋这一次明面上是财政不济,无力造船,一旦船厂关闭,左宗棠靠钱庄拆借银子维持运转的兰州制造局关门只是时间问题。看来李鸿章今天在朝堂上就是要让左宗棠物极必反,盛宣怀向李鸿章深深地鞠了一躬。

盛宣怀退出书房,李鸿章陷入了沉思,今天朝堂上慈禧太后收走了宋晋的折子,还让大臣们好好商量商量,这种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举动让李鸿章有些无奈,这就是统治者的御臣术,可惜现在大清王朝已经中落,应该学习邻居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进行经济制度上的变革,才能真正让大清王朝强盛起来,这一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慈禧太后应该比宋晋那样顽固不化的老家伙清楚大清王朝的形势,都到这个时候了,慈禧还在想着让宋晋这样的人来钳制洋务派,用政治的手段钳制经济制度的变革,进一步达到钳制政治上的膨胀,注定洋务运动是一场变态的制度变革,扭曲而悲壮。在李鸿章的心里,江南制造局是万万不能关闭的,想当初当初李鸿章奉湘军首领曾国藩的命令,率军6500名刚刚招募来的淮军子弟人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洋人联合围剿太平军,一直跟随曾国藩的李鸿章那一次可是开了眼界,当看到洋兵洋器,对其精利的武器,整齐的阵容,李鸿章是满脸惊奇,即使有千个帝国王爷武士僧格林沁,面对这样的尖锐火器,王爷武士也只能是板上鱼肉,充当炮灰的下场,帝国这么多年受人欺负也就不足为奇。这一次洋枪队的刺激让李鸿章的脑子里不断闪现尸体横飞的太平军叛军,同样这十年中,洋人老毛子也用这些火气跟船只将把帝国的子民打的血肉模糊。1864年同治三年春,李鸿章在写给总理衙门大臣、领军机大臣、恭亲王奕的函中说:“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之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其人”1865年,李鸿章跟恩师曾国藩在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望着书房外纷飞的雪花,宋晋这个老东西仗着当年守卫京城外城的功劳,以及辛酉政变中成为慈禧太后的功臣,就盯着马尾船厂资金问题而将洋务的旗帜性企业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居然还说两次鸦片战争结束了,没有战争的大清王朝没有必要自己造轮船。这个宋晋简直是太天真了,从满洲八旗入关到康乾盛事,大清王朝一直以世界上最高贵统治者自居,那些红鼻子蓝眼睛的洋鬼子基本上不算正常人,都是营养不良有毛病的人,千里迢迢远渡重洋来大清无非就是讨一口饭吃。当我们的乾隆皇帝让位给嘉庆皇帝的时候,大清王朝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西方洋鬼子们已经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古老的封建制度已经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纵使有国王皇帝,也有议会、内阁的钳制,在资产阶级当政的国家,资本迅速发展,工业革命、资本扩张已经让这些在中国人眼里怪模怪样的洋鬼子们在筹划通过海上策略打败夜郎自大的大清王朝。事实上,可怜的嘉庆皇帝的国库里只有抄惊世巨贪的中央高级领导人和珅的家的那点本钱了,到了道光皇帝期间,西方人出手了,蒸气机轮船开始在广袤浩瀚的太平洋穿梭,一直靠帆船出口中国特产茶叶、瓷器、丝绸的中国商人突然发蒙了,辛辛苦苦收集来的产品,经过几个月的运输,结果到了目的地发现那里遍地都是中国产品,而中国商人的产品由于时间长,运输造成的茶叶失鲜甚至发霉的损失越来越大,市场也越来越小,中国商人出现了出口亏本的现象。歹毒的英国人,还专门成了鸦片销售公司,在国王的督导下,对大清王朝实施鸦片倾销策略,要通过鸦片改变中国产品出口顺差的现状,拯救陷入恐慌状态的金融危机。当大清王朝户部每年年终向道光皇帝呈上财务报表的时候,道光皇帝看着进出口出现贸易逆差很是纳闷,以前国库都有六亿元的制银银子,怎么现在就没有呢?尤其是有一天一个太监告诉自己,一餐饭要花掉上百两银子,当时勤俭节约穿麻布烂衫的道光皇帝吓了一跳,怎么这么贵?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