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曙光耐心向她解释,说报关员不是坐办公室,而是要在外面跑,跑海关,很辛苦的。
贺曙光当然说好,好,非常好。
贺曙光此时正开着车送带娣回宝安。路不好走。由于正在修路,到都在施工,给贺曙光的
觉甚至还不如当年带娣
骑自行车带着他去宝安的时候路好走。
贺曙光开的车叫的士,就是上回送麦建新去医院的那辆车。的士
也叫农夫车。在日本是农夫用,到了中国就当轿车用了,但毕竟不是轿车,所以
关税低,村里从节约的角度考虑,当初就买了这辆车。与真正的轿车相比最大的差别还不在于后面有一个小卡车的车厢,事实上很多中国人买回来之后把车厢上面安装了一个盖,看上去跟真正的轿车差别不大,但只要在不平整的路面上一跑,立刻就能
会到与轿车的差别了。因为士
仍然采用钢板减震,而不是弹簧减震或气
减震,所以一旦遇上路况不好,颠簸就相当厉害。现在贺曙光和带娣
就在一起颠。由于担心带娣受不了,贺曙光一边开车,一边不时地侧过
看带娣。当然,他的主要
力还是开车,所以每次看带娣的时间非常短,看一
,
上就回来,再看一
,还是立刻就回来,看得带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么晚了,哪里有车坐。还是让贺曙光送你,快去快回。”七叔婆说。
贺曙光以为带娣一定会说记得,怎么不记得,你把我抱得
的,生怕掉下来。贺曙光甚至因为想到这些还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又让他想起小时候跟带娣
睡觉的事情,甚至想起带娣
上那好闻的气味,想起他们共同又有的那个秘密。
贺曙光当场如释负重,心里想,不记得最好。
但是很快,他就有一失落
,想着对于自己那么
好的回忆,对方竟然完全不记得了,没有任何印象了。
带娣摇摇
,说不记得了。
二叔婆则说:“你要是有空,就把带娣送回宝安。”
贺曙光一笑,带娣还不知他笑什么,也笑起来。笑着问贺曙光笑什么。
带娣看见贺曙光似乎很兴奋,不知是原来就兴奋还是见到贺曙光之后才兴奋,总之,她兴奋地叫起来:“你回来得正好,快看看我
的手艺怎么样。”
结果当然是贺曙光送。所以,他就没有顾得上跟戚福珍说报关员的事。
这也不是客气话,确实是好,起码比戚福珍以前的衣服合,合
总比不合
好。
半夜回来,戚福珍还没有睡,一直在等他,而且七叔婆也没有谁,也在等他。他在停车的时候分明还看见七叔公和七叔婆房间的灯亮着,等他把车停好,下了车,又发现七叔公房间的灯灭了。
虽然已经很晚了,但贺曙光有些兴奋,没有直接睡,而是把刚才麦建新说的事情对戚福珍讲了。本以为戚福珍会
兴得
起来,没想到戚福珍听了并不
兴,说坐办公室算什么?要去我就当工人。
贺曙光很想找一些话说,可刚想说什么,就立刻想起当年跟着带娣去宝安,自己把鼻
在带娣
的腰上,惹的带娣
咯咯笑的情景。于是,他就先笑起来。
贺曙光继续笑了一下,说:“时间过得真快,小时候我第一次来宝安,就是坐你自行车后面的,你还记得吗?”
“
“没关系的,”秀琴说“我自己坐车。”
七叔婆一听,宽心了。带娣的手艺她是知的。当初贺老二见带娣细
,不是
农活的料,就想让她学一门手艺,特意托人从广州买来一架上海产的蝴蝶牌
纫机。
纫机抬
村的时候,家家都跑
来看,关系近的,还上前帮忙,而贺老二则满面
风地给大家发香烟,搞得跟
喜事一样。后来,贺老二还专门安排带娣到广州跟师傅学过。回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报纸,铺开一看,全是报纸裁剪的衣样。再后来,带娣就是凭这些报纸裁剪的衣样为村里人裁剪
纫各
各样的衣服。可事过境迁,如今带娣早已经嫁到了宝安,而村里人也越来越讲究,连大陆产的衣服都不想穿了,基本上都穿从香港买来的新衣裳,哪里还有人找她
衣服?不过,现在戚福珍的情况特殊,必须特事特办,二叔婆
急招回带娣给戚福珍
衣裳。
贺曙光回来的时候,衣服已经好,正在试穿,七叔婆和二叔婆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