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容易的事情,别说公开反对,就是到时候他就给你来一个不表态不吭声,会议就开不下去,要是真吵起来,谁是多数谁是少数还说不定。还有就是形成决议了,但是村民的思想并没有通,少数委员在会上不表态,但会后找机会跟你搞搞正,鼓动群众跑到政府静坐什么的,事情反而更加不可收拾,谁负责?
郭辉说完,大佬张不说话了,甚至有些难堪,感觉自己差点又好心办了坏事情。
贺曙光显然是同意郭辉的观点,因为这时候他明确地点了点头。同时,继续盯着郭辉的眼睛,鼓励他继续说。
郭辉思考了一下,继续说:“这两天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但仍然没有想好。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一个既让村民满意,至少是基本满意,又让政府能够接受,至少勉强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才行。”
“让政府再加点钱?”大佬张问。
贺曙光听了没有说话,但显然他不同意这样做,或者是他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他几乎是本能地非常轻微地摇了一下头,轻微到如果不是特别注意,几乎察觉不了的程度。但是,郭辉察觉到了,因为他一直特别注意着贺曙光脸上任何一点点变化。
“如果政府同意当然更好,”郭辉说“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做。”
郭辉这句话说得比较慢,一边说着,一边还注意着贺曙光的反应。他发现自己的前半句话说完的时候,贺曙光有一个非常微小的摇头动作,而后半句话说完的时候,贺曙光又有一个几乎是本能反应的点头动作。
郭辉接着说:“如果那样,我们就等于是给王市长找麻烦了。”
这时候,郭辉看见贺曙光实打实地点了一下头。
“那怎么办?”大佬张问。
“所以要商量呀。”郭辉说。
在后面的交谈中,他们进入了商量阶段。商量着怎样找到一个村民基本满意政府勉强接受的折中方案。
在这个商量的过程中,大佬张的主意最多,连给王市长个人送好处的主意都想到了。贺曙光的主意最少,少到他自己几乎没有主意,而是听着大佬张和郭辉说,仿佛他今天的任务就是当裁判,判断大佬张和郭辉两个人中哪一个人的主意最多最好。最后,当然是大佬张的主意最多,郭辉的主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