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也是我们中学宣传队的。他比我低两级,本来我们关系一般,但他与我的一个好朋友关系特别好,所以我们之间也就比一般的同学关系稍微近一些。中学毕业以后,我们有一段时间断了联系,1976年我从建设兵团回鞍山探亲,在那个好朋友家又碰见
方清一次,他为我们即兴表演了一段单
相声,内容是讽刺孔老二的。相声说得很好,这让我大吃一惊,真正
悟到了什么叫"士别三日"。说实话,以前我甚至有
小瞧他,觉得他之所以能在宣传队里混,并不是他有什么专业特长,而是因为他爸爸是我们那里主
文化的领导。
歌舞厅老板自己上台唱歌,这对我来说还是一新见识。后来听他的
下告诉我:
方清就是从歌手一步步
成老板的,从歌手到经理,再从经理到承包人,又从承包人到老板,一步没差。我从此对他产生敬意,再也不小瞧他了。
1980年,我在安徽铜陵有公司第一冶炼厂
课程设计,他那时恰好在铜陵市文工团当相声演员。又一次的"士别三日",我又回过
学生,他已经成了国家
。那一次他兴致更
,
了整整一个下午给我讲了一
剧本,好像叫《假如我是真的》,说的是一个小混混冒充中央某领导的儿
,骗财骗
,最后终于收审,在法
上,那个小混混问:"你们说我这罪那罪,不就是因为我是假'
弟'吗,假如我是真的呢?"
"为什么?"
方清过来了,很兴奋,但没讲多少话,比十年前在铜陵那一次少多了,我当时以为他是在台上唱累了,后来发现他的话确实比以前少了,是坐牢坐的还是当老板当的?我很想问他,但一直没问,我不想提那一段可能会令他不愉快的经历。
"麻烦你叫你们老板过来一下,说有人找他。"
朋友说:"不好。"
"坐牢了。"
作为方清
名的另一个标志是市面上
现了以他的
像作为封面的挂历和宣传画。宣传画肯定是他自己
钱印的,挂历是怎么回事就不清楚了,反正我是抱回来一大堆,到
送人。这时候,
方清的一首《终生为你守
如瓶》居然还上了什么排行榜。这也不是瞎
的,因为有次我在他家里,厦门那边恰好来了个电话,说他的那首歌上了排行榜的第三名,要对他
一个长途电话专访,广播电台现场直播,整个过程我一直守在他
边,不让别人来打扰。专访持续四十五分钟,中间他还即兴唱了一段《老歌》。
1983年,还是探亲,我问那个好朋友:"方清好吗?"
事实上,方清这时候已经不仅会唱歌,而且唱
了名堂。刚开始是自己
了VCD。作为一个有钱的歌舞厅老板,自己
钱
一盘VCD或许不算什么,但这盘VCD上面的歌全是著名词曲作家专门为他写的,而且有一段时间老是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每次播放前
方清就给我打电话,我不但自己看,而且邀请我们单位的同事一起看。同事不知是故意逗我开心还是其他原因,看了之后总是说:"
方清真是你的同学?你没瞎
吧?"
得我表面生气,心里却觉得很有面
。
觉
方清是名人了,仿佛我也跟着
名了。
"你们老板是不是安徽人?"
以后我就经常去他的歌舞厅玩。本来是想照顾他生意,可他从来不用我买单,搞得我只敢听歌,喝杯迎宾,来一
"
消费"都觉得不好意思。
叫来服务生,问:"台上那个歌手姓什么?"
朋友告诉我:方清带女朋友去游泳,他矮,女朋友漂亮,于是就有几个小混混不服气,当面调戏女朋友,
方清和他们打,吃了大亏,第二天带了武
去报复,将一个混混送
了医院,正赶上"严打",说他
风作案,
去了。
"老板?"
那一年,方清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节联
晚会,尽
时间很短,尽
只是四个小生合唱一首歌,但只要能上
节联
晚会,名气就不一样了。联
晚会的
面和VCD的发行相得益彰,
方清趁机在海
和合
等地搞签名售VCD活动,场面
烈。其中海
的活动我是亲自参加的,要不是亲自参加别人说我还不信,活动那么
烈!现场居然还有一个老人痛哭
涕,一定要与
方清合个影,说实话,我至今不知
老人到底是人来疯还是真的对艺术对
方清歌声如此
。
我非常吃惊。
"是,是我们老板。"
1994年,海,我陪客人在歌舞厅听歌,发现台上的歌手像他,但不敢认,前几次是"士别三日",
下是"时隔十年",变化太大了。
答:"姓,是我们老板。"
"是啊,老板你也是安徽的吗?"
了名的
方清收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