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新青年常犯此病,一因在新旧
青黄不接之时,青年侮视家长,侮视师傅以为常,没有家教,又没有师教,于是独往独来,天地之间,惟我一人,通常人情世故之ABC尚不懂。我可举一极平常的例,有一青年住在一老年作家的楼下,这位老作家不但让他住,还每月给他二十块钱用,后来青年再要向老作家要钱,认为不平等,他说你每月
款有三百元,为什么只给我二十元,于是他咒骂老作家压迫他,甚至
文章骂他,这文章就叫
激昂派的文章。又有一名
到上海,有一青年去见他,这位名
从二时半等到五时,不见他来,五时半接到一封大骂他的信,讥他失约。这也是激昂派的文章。这都是我朋友亲历的事,我个人也常有相同的经验,有的因为投稿不登
来,所以认为我没有人格,欺侮无名作者,所以中国必亡,这习惯要不得的,将来只有贻害自己。大概今日吃苦的商店学徒礼貌都在大学生之上,人情事理也比青年作家通达。所以我们如果有什么机关,还是敢用商店学徒,而不敢用激昂派青年。一个人在世上总得学学
人的
理。以上我说这是因为现代青年在家不敬长上失了家教,另一理由便是所谓现代文学的浪漫
,情
都是怒放的,而且印刷便利,刊
增加,于是你也是作家,我也是作家,而且文学都是愤慨,结果把人人都骂倒了,只有剩他一人在负救国之责任,一人国救不了,责任太重,所以言行中也不时
愤慨之情调,这也是无可如何的,就是所谓
世之音,并不是说青年一愤慨,世就会
起来,是说世已
了,所以难免有哀怨之音。大概何时中国飞机打到东京去,中国战舰猛轰
敦之时,大家也就有了盛世之风,不至
互相轻鄙互相对骂
气了。
名士派是旧的,激昂派是新的。这并不是说古昔名士不激昂,是说现代小作家有一特别坏脾气,动辄不是人家得罪他,便是他得罪人家,而由他看来,大半是人家得罪他。再不然,便是他欺侮人家,或人家欺侮他,而由他看来,大半是人家欺侮他。欺侮是文言,白话叫压迫。
大一件事,便呼天喊地,叫爷叫娘,因为人家无意中得罪他,于是社会是罪恶的,于是中国非亡不可。这也是与名士派一样神经不健全,将来吃苦的,不是万恶的社会“也不是将亡的中国”!而是这位激昂派的诗人自
。你想这样到
骂人的人,就是文字十分优
,有谁敢用,所以常要
到失业,然后怨天尤人,诅咒社会。这
人
下黄浦,也于社会无损。这
人
下黄浦叫
不幸,拉他起来,叫
罪过。这是“不幸”与“罪过”之不同。
病在于没受教育,所谓教育,不是说读书,因为他们书读得不少,是说学
人的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