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和,为老婆,脱下云鞋忙过河,云鞋含在口…——和尚师傅哎!——哦嗬,背他娘的时,遭他娘的瘟,叫你莫开口,要我来答应,云鞋掉下水,害得我和尚又要打转身。——叫一声和尚哥,你今不必打转身,你和我,拜了堂,成了亲,要什么云鞋念什么经,你我同把山来下。——一年两年脱了袈裟,——三年四年成户人家,——五年六年蓄起头发,——七年八年生下娃娃,——九年十年娃娃长大,——喊叫你和尚一声爹,——喊叫你尼姑一声妈,——你本是和尚的爹,——你本是尼姑的妈,——和尚尼姑做爹妈,尼姑和尚成了家。
不觉中如竹笕流水,河面吹风,《双下山》顺利地弹唱到了结尾。众看客叫好之余,争相跟覃玉成打招呼。有人给师徒俩端来了茶,还有人好奇地抚摸覃玉成怀中的月琴。南门秋笑着在覃玉成肩上拍拍,覃玉成便晓得师傅对自己非常满意,喜不自禁地咧开了嘴。南门秋又抽空对他说,做唱功时不要太老实,调子该上挑的时候就上挑,想下滑的时候就下滑,哪么出彩哪么来,你不是抄过工尺谱么?古人的谱子不像如今的乐谱,不须特别准确,只记个大概的,唱得好听不好听,就看你如何发挥了。覃玉成一摸脑袋,如茅塞顿开,连连点头。南门秋又说,其实发挥的好坏,全凭心情而定,情绪饱满则念唱俱佳,性情散漫则敷衍了事。既然受人之请,就要尽力而为,让看客们高兴,所以自己有什么烦心事,都要忘到九州外国去,不要带到场子上来。这是唱月琴的人应有的德性。覃玉成嗯嗯地应着,说师傅的教诲徒儿一定牢记在心。
一碗茶下肚,覃玉成小肚子有些胀,欲去茅什方便,刚到门边,林呈祥堵住他说:“玉成,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唱得蛮好嘛!”
覃玉成瞥瞥他说:“马马虎虎。”
“唱完月琴了你回家看看吗?”
“回不回与你无关吧?”
“无关就好。只是你好久没回,爹妈想你,梅香怀毛毛这么久了,也该回家看看她吧?”林呈祥说。
“她又不是替我怀的。”
“不是替你是替哪个的?毛毛生下来要姓覃的。玉成,你是不是恨我?”
“恨你又不能发财。”
“恨梅香?你不要恨她,她也是个可怜的人,要恨就恨我吧。”
“我哪个都不恨,我只恨命。是命不让我回家。”覃玉成推开林呈祥,默默地到茅什去了。
覃玉成方便完回到堂屋时,林呈祥已经不见了。他抱起月琴,又与师傅弹唱了《吕布戏貂蝉》与《拷红》,博得了满堂喝彩之后,就收了场。老板请吃了夜宵,又赏了红包。覃玉成跟着师傅向主家告辞,亦步亦趋地来到了码头上。乘着皎洁的月光,他扶着师傅走过颤悠悠的跳板,登上主家租的小划子。覃玉成欲低头往舱蓬里钻,南门秋一把将他扯住了:“玉成,哪么不回家?我以为你只送我上船呢。”
“我不想回。”覃玉成低着头说。
“你哪么有家不回啊?”南门秋诧异不已。
覃玉成咬咬嘴唇,便轻声细气地说起了七岁时遇见的女叫化,说起了女叫化悬在树上的情景,说起了他与爹的约定。他的诉说让自己闻到了洪水的腥味与女叫化身上的甜酸味。他还看到了浑黄的漩流,女叫化肮脏的脸上那泪光闪亮的眼神,还有从洪水上漂来的一只脚盆。他感到自己就坐在那只脚盆里,晃晃悠悠地漂向水天交际之处…
“唉,”南门秋深深地叹了口气“没想到你还有这样一番身世,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可是即使你是捡来的,即使不是爹妈亲生的,他们毕竟捡了你,养大了你,有恩于你啊!”“我晓得,我感恩于他们。可是,见死不救三分罪,何况那个人也许真是我的亲生母亲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