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西州月 > 第三十章(2/5)

第三十章(2/5)

人多半碰不着孟维周的面,他们遗憾自己没法当着孟书记说这些话。西州有句很世故的俗话:欺老不欺小。意思是说,得罪谁都行,别得罪年轻人。年轻人谁说得准?不好明天就发达了。孟维周三十二岁就是县委书记了,不到三年就任地委秘书长,一年之后任地委副书记,又过一年就是地委书记了。有人便说:“都说谁谁爬得快,人家孟书记可不是爬,而是在飞!”

可是没想到,他坐上这把椅,居然很能服众。有些老怎么也想不明白,孟维周年纪轻轻的,哪来这么的威信?他们忘记建国初那会儿,自己当上地市级领导也才三十。年轻却很佩服孟维周,他们对五十年代年轻化不清楚,倒是知西方很多国家元首年纪都不大,就说:“孟书记要是生在国,这个年纪当上总统都说不准!”

在黎南的历史记载上,只会有简单的一行字:某年某月到某月,关隐达任黎南县委书记。历史就是这样空灵而象,全不在乎你个人的受是如何的真实而

孟维周的脾气就越来越大,有次在会上发了火:“有些人,天天往市委领导那里跑。有什么好跑的?共产党的官是哪个可以跑下来的?”但是,桃岭一直就没冷清过。有人讲得夸张,说到了晚上,往桃岭跑的人,多得就像蚂蚁搬家!孟维周是接周一佛的。他刚当地委书记,有人担心他压不住台。他毕竟太年轻了。

孟维周任地委书记不久,西州地区改作西州市。孟维周从县委书记走向市委书记,只用了四年多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背地里叫孟维周孟公。据说全省有四大公,都是最年轻的地市委书记。孟公最小,还不到四十岁。人们只在私下里叫他们公,都因公二字意蕴太丰富了。西州叫市了,老百姓跟着兴奋。尽工人仍是没事儿,尽农民仍被城队赶得满街跑。老百姓外打工,说起自己是西州市人,自我觉好多了。

早些年,谁上

西州最近变了规矩,很多人见面就说:“抓住机遇!”彼此还得客气:“哪里哪里,你抓住机遇!”知己的朋友碰了面,表情就更加神秘:“这回你可要抓住机遇哟!”也有人调侃别人:“你抓住机遇啊!”对方就以牙还牙:“他妈的你调戏老,你才抓住机遇哩!”

原来地区改作市了,各级领导班都会有所调整。很多人吃过晚饭,就急不可耐地看手表,等着天黑下来。偏是夏天,天黑得迟。好不容易捱到天黑,他们就一溜烟跑市委机关。他们爬上桃岭,尽量低着。桃岭早已不见一株桃树,桔树已长得很茂盛。人们却仍习惯叫这桃岭。这大概是给老地委书记陶凡留下的惟一纪念。桃岭的路灯很灰暗,桔林黑漆漆的。可上桃岭的人仍嫌一路上太亮堂了。他们恨不能变成土行孙,钻地里丝溜溜地跑,突然就在孟维周家客厅里冒了来。桃岭上这些行匆匆的人,就是上市委领导家去抓机遇去的。哪里都有喜心的人,专讲些别人不想让人知的事。有人发现,自从地区改市的消息越来越明确了,往孟维周家跑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啊!”下午,关隐达仍去办公室。

西州人都料定孟维周还会飞得更的。西州本来就早被省里机场了。说这里是省级领导起飞的地方。省委副书记张兆林、副省长宋秋山、省委组织长周一佛,原先都是西州地委书记。最近四任地委书记,只有陶凡就地退下来了。外地人不服气的,就说难怪全省人民富不了,省里领导都是从贫困地区来的。有些背地里竟把省委叫西州省委。孟维周好像更市,光是他的年龄,别人就竞争不过,更不用说他上面有张兆林。

走到路上,关隐达突然意识到自己已不属于这个地方了。他有一奇怪的觉,前的一切似乎都罩在一个弥天漫地的大玻璃罩里,而他一个人站在外面。在这个玻璃罩里面,他分明经历过无数的日,而这一切不再有任何印迹了。

最幸福的大概是农民,他们大清早醒来,突然就由乡佬变成城里人了。老百姓自顾自己兴着,没想到官场的人们因为地区改作了市,比任何时候都忙碌了。孟维周经常调,西州要抓住地改市这个大好机遇,加快发展。孟维周的指示,大小官员们算是心领神会了。平时官场的人惯用的问候语是:“忙吗?”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