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大清相国 > 第二十四章(2/6)

第二十四章(2/6)

明珠笑着,十分谦和:“廷敬,皇上英明、宽厚,臣工们的票拟,只要不至于太过荒谬,总是恩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多动脑,不然就会误事!”

月媛原本是个贤德的人,她见珍儿懂得尊卑上下,心里慢慢也没气了。倒是陈廷敬总有几份愧疚,又想珍儿那边到底也是有名望的人家,他自己走不开,就派大顺领着几个人,带了聘金若,赶去山东德州补了礼数。珍儿爹知陈廷敬为京官,又是个方正的读书人,肚里再多的气也消了。

不由得陈廷敬再分辨,明珠就把票拟重草了。

皇上听着,脸,说:“朕这《圣谕十六条》,虽说是教谕百姓的,也是地方官员牧民之法,至为重要。朕这些话并不多,总共才十六句,一百一十二个字。只要各地官员着实照这些好百姓,百姓也依此了,不怕天下不太平!”

第二日,明珠突然来到了南书房。士奇忙拱手:“不知明珠大人好些了没有?您应好好儿养着才是!”明珠笑:“我没事了!知你们日日辛劳,我在家也呆不住啊!”陈廷敬说:“明珠大人好了,我就松气了。”

明珠大摇其,脸上始终笑着:“您想说什么理,我不用听就明白。但那是您的理,未必就是皇上的理!这的票拟要重写。士奇,我授,你记下吧。”

陈廷敬问:“明珠大人,廷敬哪看错了,请您指来,我往后也好跟您学着儿。”

臣工们都

士奇笑笑,说:“当然当然,我们都听陈大人的!”

张英:“明珠大人在家养病,不必去打搅他,况且皇上吩咐,让明珠大人静心调养,南书房事暂由陈大人主!”

陈廷敬把今日新来的折给明珠过目。明珠笑眯眯的,招呼大伙儿都坐下。他伸手接了折,突然说要看看最近皇上批过的折。陈廷敬暗自吃惊,心想皇上批过的折为何还要看呢?却不好说来。张英心里也在嘀咕,却只好过去搬来旧折,摆在明珠面前。

明珠翻了几本,眉微微皱了起来,说:“廷敬呀,看折同读书不一样,各有各的学问!”

次日皇上御门听政,明珠上奏山西曲百姓自愿捐建龙亭事,以为此举应嘉许,建议将此疏请发往各省,供借鉴参照。

明珠说:“廷敬这么说,我就不敢多嘴了。但于对皇上的忠心,我又不得不说。这些是皇上恩准了的,已成圣旨,我就不说了。单说这曲县百姓捐建龙亭的事,您以为不妥,可我琢磨,皇上未必就是这么看的。”

明珠哈哈大笑,说:“廷敬可不能推担啊!”原来昨日士奇写了封信,叫人送到明珠府上,把南书房的事细细说了。难免添油加醋,往陈廷敬上栽了些事情。明珠觉着大事不好,非得到南书房来看看不可。

半声不吭,只暗自垂泪几日,茶饭不。陈廷敬急了,细细说了原委,只一千个不由已。月媛仍是没半句话,只是泪不止。大顺跑到月媛面前,先是骂自己不该把天大的事瞒着太太,再替老爷百般辩解。月媛也不吭声,只当面前没大顺这个人。陈廷敬倒不怎么怪大顺,这事反正是要闹来,早些让大家知兴许还好些。只是月媛不吃不喝,又不理人,叫他不知如何是好。岳父最后面,说珍儿姑娘到底是好人家,又救过廷敬的命,不妨迎屋来,一起过日算了。有了爹爹这话,月媛也不好再闹,这事就由他去了。于是,选了个日,陈廷敬去了轿,接了珍儿门。

看着到了冬月,明珠称病在家清养,南书房的事都由陈廷敬领着。这天,张英接了个折,同陈廷敬商量:“陈大人,山西巡抚转奏,曲知县上报两件事,一是傅山拒不赴京,二是曲百姓自愿捐建龙亭,要把《圣谕十六条》刻在石碑上,教化孙万代。您看这票拟如何写?”

陈廷敬说:“明珠大人请听我说清理。”

陈廷敬说:“明珠大人,每奏折廷敬都是披阅再三,同张英、士奇等共同商量。我不觉得哪里有违圣意!”

陈廷敬:“明珠大人,廷敬不知哪看错了,这都是皇上准了的。”

明珠脸和悦起来,说:“臣工们以为妥当的事情,皇上虽是恩准,却未必就是皇上的意思。会圣意,非常重要!”

士奇听了,说:“陈大人,傅山是您竭力向皇上举荐的,他拒不京,您可不好差啊。百姓捐建龙亭,卑职以为这是好事,怎么到了陈大人里,好事都成坏事了?我想这事还是得问问明珠大人。”

陈廷敬想了想,说:“应命曲知县说服傅山,务必京。百姓捐建龙亭,勒石《圣谕十六条》,本是好事。但是,好事在下面也容易办成坏事。此事宜慎重。”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