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盖陆续被打开。有白、红、啤三样都喝的,有只喝两样的,有只喝啤酒的,有申明什么酒都不能沾
的…但最后每人跟前还是至少都有两个斟满不同酒的酒杯。啤酒是卢宝桑从什刹海银锭桥畔的“烤
季”
来的,尽
只有五瓶,但他能
到擒来,确也很不简单——他一边给大家往玻璃杯里倒着啤酒,一边夸耀着自己刚才的“战功”内心里洋溢着一
该他敞开
胃吃喝的自豪
。
潘秀娅却怡然自得。她的利益,自有七姑予以保障。这就好比一个向保险公司缴纳了款项的人,自然不会惧怕火灾。面对着前人影
错、
声喧腾的局面,她仿佛是一只飞
丛的蝴蝶,她将在不动脑
的情况下尽情享受这良辰
景…特别是她想到了那只即将
到腕上的瑞士雷达镀金小坤表,便不仅对丈夫,而且对公公、婆婆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亲切
,因此对丈夫此刻的局促,公公一时的疏忽,婆婆的过分忙
,也就都一概予以宽容。
北京市民的家宴式婚礼,在解放前,不消说有着极其繁琐的仪式:女方一下轿,便要立即拜堂,早先都是先对着“天地码儿”(神像)拜,后来有的改为先对着大红字拜;此外还有拜堂、拜姑嫜、夫妻对拜等无数的拜(所谓拜,严格来说,是要跪下磕
的);此后是
房、揭盖
、坐床、更衣…还要“吃饺
”(这是一
仪式,司仪喂一个饺
,问:“生不生?”要答:“生。”)、吃“长寿面”(一小碗,但面条极长,有只以一
煮成的)…待所有仪式过完,新郎新娘大都已经
疲力尽,但真正的婚宴,到那时方才开始——新郎新娘少不得还要打起
神,应酬与宴的亲友。解放后,北京市民的婚礼受到才
城
们的影响,轿
、盖
、“天地码儿”之类的讲究不消说迅速消亡了,但婚宴上的仪式也并不简单,大
上分以下几个环节:一、鞠躬:对领袖像三鞠躬、对家长三鞠躬、对主婚人三鞠躬、对来宾
诸位来客的心情各异。有诚心诚意来贺喜,并将全始全终地待上一天的,如薛纪跃的大姑妈;有本并无
情可言,但主人盛情难却,所以也就抱“不吃白不吃”宗旨而来的,如王经理;有虽来真情祝贺,但患有胃溃疡症,对宴席望而生畏的,如佟师傅;有主要是冲着长辈而来,对薛纪跃其实非常隔
的,如殷大爷;有一到场便
到腻烦,恨不能
完喜、撂下礼
就告辞,却又碍于情面,不得不坐下与宴的,如那位
镜的表
夫——他是薛氏姻亲中惟一的一位知识分
“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现在某设计院的助理工程师;当然,也有完全是为了足撮一顿、摆好了架势要大吃大喝到底的卢宝桑…
冷盘摆上来了。新房中的一桌,当中是有红字的大拼盘,然后是四个中冷盘、四个小冷盘;薛永全老两屋里的一桌则只有四个中冷盘。七姑对新房中的冷盘目验了一番,觉得大拼盘确实既喜幸,又漂亮,量也足,四个中冷盘是一盘
(买的现成货,有蒜
、茶
、
清
,切得均匀,摆得也讲究)、一盘拌粉丝(看得
里
拌有黄瓜丝和火
丝)、一盘煎
生米(颗粒大,显见原是留
用的,煎得火候恰到好
)、一盘卸好的德州脱骨扒
(买的现成货,但看来
个
不小,颜
也正);小冷盘是炸带鱼、炸素虾、松
和黄瓜西红柿。七姑大
上是满意的,只是指
黄瓜西红柿量少了
,不过想到时令所在,这两样蔬菜的价格已远远超过
类,便也不多挑剔。
经过一番,其中包括固请、谦让、挪移、调整…两屋的座次终于排定。新房中的一桌,除新郎新娘面南而坐外,靠着新郎的是薛永全,靠着新娘的是七姑,其次是:王经理、佟师傅、吴淑英、表
夫、殷大爷、薛宝奎、薛大娘(座位虚设,因她还得到苫棚中张罗)和本来不应在座而偏在座的卢宝桑。隔
房中的那桌,由大姑主持,而孟昭英虚设座位,奔走于苫棚和两屋之间。
薛纪跃在这哄哄的场面中,只觉得
缭
,
脑发胀,活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在了
塘里,心慌意
,六神无主。他尽量透过一片聒噪的人声去捕捉录音机中传
的歌声,仿佛那是一
稻草,抓住它多少是个
藉;但听来听去,不知为什么只有一句“幸福不是
雨”粘在了心上,怎么也摆脱不开…幸福不是
雨,那是什么呢?是瓢泼大雨?他倒宁愿是
雨…唉,这时候要能一个人跑到什刹海去,静静地往湖边的栅栏上一靠,该有多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