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钟鼓楼 > 技术情报站站长(2/4)

技术情报站站长(2/4)

关于庞其杉是否适宜提为技术情报站站长的争论,新党委的成员们恰恰是于改革心切,才决定加倍重视技术情报站的工作,才为站长人选的问题展开了那么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直到10月份才宣告结束,庞其杉

82年,新调整好的局领导班的首批决定之一,便是提庞其杉为情报站站长。情报站一共11个人,只有3个党员——一位是弱多病的秦大,解放初期的大学毕业生,只懂俄语;另外两位都还不到30岁,一个是当“工农兵学员”时的党,一个是参军时的党,他们的外语平都比较差,老实说,这个技术情报工作原比较勉——总不能单因为他们是党员,就提他们当站长吧?由于情报站党员一贯少,所以向来是同其他科室的党员合组一个支,新的局党委酝酿技术情报站新站长人选时,支里争论也很激烈,有的支委提这样的问题:“提庞其杉当站长,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久也得把他发展来呢?他够条件吗?”秦大倒总为他辩护:“庞其杉多年来一直还是有党要求的,过去我们帮助他不够,今后可以改我们的工作嘛——就算他还不够党的条件,他担任情报站站长还是合适的。我50了,又不好,又只懂得俄文,局限比较大。庞其杉不仅英文很好,法文、德文方面的资料也能理,他这些年看的原版书很多,对我们这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趋向有鸟瞰能力。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当把他推到站长的岗位上去。”当局党组听到不少尖锐的反对意见,张奇林也犹豫不决时,他找秦大长谈了一次。两人冷静地分析庞其杉的问题,他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秦大地说:“情报站的人员调大,自组建后一直没挪动的,仔细想来也就是我和庞其杉两人。据我多年的观察,庞其杉的这格,的确有他那知识分给他打下的烙印——反正我凭知识吃饭,用不着为什么人折腰,所以清、孤傲;此外,也有他个人生活路上一些遭遇的因素,比如,我恍惚听说他在大学时有过一次失恋,痛苦得险些自杀。这些人生的变故可能也促使他的格变得更加内向、冷化。可是,有一个情况我必须向您指:庞其杉一旦同你相熟了,他也会变得非常活泼健谈,而且使你乎意料地到他非常坦率、非常心…打个比方说,他好比是一块糖,扔到一个杯里以后,他不会上溶化,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向最靠近他的一些地方,飘散他的甜味…这个比方不那么准确,但很能说明问题:他的可溶未必很小,但他的溶解过程却只能是缓慢的、渐的。除了这理智的分析,我有时对他的格还有一朴素的的认识——那很简单,就是我觉得他之所以不搭理人,特别是不搭理刚刚调我们情报站的人,不搭理外科室的人,不搭理不相熟的人,只不过是他到特别不好意思罢了…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是不是有那么一人——他们未必有多么刻的德品质上的原因,而仅仅是于一无法排遣的羞涩,从而不能同周围的人洽相?”张奇林后来把秦大这番话介绍给了党组的其他同志,反应是摇、哂笑和漠然。得张奇林也疑惑起来:能像秦大那么去分析一个吗?…

张奇林的女儿张秀藻,有时会在全家看电视剧时,忽然问张奇林:“爸爸,在你们党委里,你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呢?”——提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因为在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电视剧里,几乎照例总有那么两、三类型化的——除了“改革派”和“保守派”往往还少不了“糊涂派”(或叫“和稀泥派”)。张奇林遇到这类问题,往往总是微微一笑,所答非所问地说:“没那么简单啊。”是的,生活本并不像某些电视剧表现得那么简单。不过张奇林并不想批评任何一电视剧,他也几乎从未完整地看过一电视剧。他倒想看,但他没有那个时间——即使回到了家中,难得暂时地坐到电视机前,也难免不是电话便是人来,把他又引回到繁忙的工作中去。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