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落雁一直在静静的听着吴浩的长篇大论,然后她轻声一笑:“你帮杜伏威和窦建德想得都周全,那郎君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或者说少帅军在打下了扬州之后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呢?”
“郎君遇事总是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番,的确是很值得我学习。怪不得少帅军从来就很少有什么大的失误。这样最后实际理事情来自然就是举重若轻,因为所有的变化和敌人要采取的对策你都事先考虑到了,对方不败那是很有任何
理的。只是这事前的思考就的确是太伤神了,而且很多时候都会
现杀
用
刀的情况!”沈落雁拉着吴浩的手:“郎君站在杜伏威和窦建德的立场上考虑是没错,可是你忘了,你不是杜伏威也不是窦建德,你把他们想的太复杂或者说太英雄了。历朝历代开国之
,群雄并起,抵抗到最后的势力那真是少之又少。在面对比自己
大数倍的敌人面前,一战未开举旗投降者可是比比皆是。只要双方的条件谈陇,这并不是什么奇闻怪谈。”
吴浩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由于自己政策不得当,使得各路人全
联合起来一起反对少帅军,在打得不可开
之际,东突厥再一只脚
来,那可真的就完了。
“想多了?”吴浩一愣。
“我想这就是如今杜伏威和窦建德的想法。所以如果我是杜伏威的话。我一定选择拼死搏一搏。派人潜扬州城和宇文化及联合,然后纠集
队里外夹击,争取把裴仁基全歼在扬州城下,最少也要重创。如果我是窦建德的话…”吴浩闭着
睛想了会儿:“我也决不会坐而待毙。可以选择一是派人和宋缺、窦建德联合,二是派人和李阀联合,三是遣使者往东突厥。我最担心的就是第…。虽然窦建德一向对突厥人
恶痛绝,但是政治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军会在蜀向他发起
攻,而萧铣和林士弘趁火打劫地可能
也是很大的。”
但是如今世界已经被改变的面目全非,吴浩再也没有未卜先知的优势了。所以他现在彷徨的很,少帅军走到这一步可以说一百步已然走了六、七十步了。曙光已经就在前了。事半功倍的
理吴浩非常明白,到了这个时候,要不就是少帅军天下一统。要不就是死得很难看。因为现在不
在哪个方向少帅军都输不起,一输肯定就会引来连锁反应。不但其他的各路人
都会群起攻之,就是少帅军的内
自立山
甚至反戈一击的人只怕都不会是少数。正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必也忽焉。少帅军如今兴旺,所以上下一致,大家看起来都是在潜心尽力,励
图治。可是一旦危机
现的时候,这个短时间内汇聚起来的集
恐怕也免不了上下分崩离析,到
是内忧外患。
“如果有计划,那我还用烦恼吗?”吴浩叹了气。自从少帅军创建以来,凡是大的主意几乎都是吴浩的一言堂。靠着吴浩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对敌人的了解,再加上一
好运气,少帅军几乎没有遇上什么大的挫折,象
雪球一样。只过了大约一年时间,已然成了一个庞然大
。这也造成了一
,那就是少帅军中和吴浩持相反意见人越来越少。而且包括虚行之在内的所有谋士和将领们都不大去考虑大的战略规划,或许他们考虑了,但是也都藏在心里。因为那向来都是吴浩拿主意,而且吴浩在这方面从来就没有错过,或者准确地说是从来没有输过。他们宁愿去
那些
的事务。
“第二就是裴仁基北上和孟让
会合然后向河北窦建德发起
攻。两军加在一起总数最少也有三十万人。而即使把
开
的军队算上,窦建德
只有二十三、四万人。况且河北之地不比江淮有那么多纵横的湖泊,需要大量
军
合作战。河北之地乃是一
平川,也没有什么特别险峻的关隘。战事一起,不但
开
会不会和窦建德一条心难说得很。他的手下大多是收编的河北的各路义军。大难来临各自飞,会和他一条
走到黑的人只怕也不会太多。”
“什么意思?”
“是啊。孙兵法上虽然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把事情考虑的全面一些,当然没有什么坏
。但是有的时候想的太多,却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恼。”
“郎君,其实你想多了。”沈落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