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里享受了它的。
因此“梦想”不同于“理想”的。
要真的相信你的“梦想”你能够实现它。
什么?非要我举一个例子?
好吧。马丁路德金怎么说的?
“Ihaveadream…”是不是?
要是他说:“Ihaveanideal。”奥巴马就不一定干点啥了。
所以关于“吸引力法则”首先第一点:有梦想,要相信它,要相信你能够得到它,要从思想上提前享受它。
其次,要像真的建造一个房子一样,把它的地基墙壁天棚壁纸门窗衣柜等等等等都要耐心详细地安排好。也就是说,将自己梦想的细节规划好。
你想要考上名牌的大学,那就想一想班上的男孩子帮自己打开水的情景,想一想阳光下的图书馆里你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的样子。
你想要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公寓,请在你的脑海里先选好窗帘和台灯。
你想中彩票,不妨也想想送给丈夫或者妈妈的礼物。
你想要当上部门老大,换办公室的那天穿哪一身套装配哪一双鞋子,见到什么人接受他的奉承还是对其视而不见也得提前准备好。
一句话:越细节,梦想的力量也就越强大,也就越会实现。
再其次,去梦想正面的东西。因为正面的思想的叹引力要远远大于负面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你在脑海里说“我想要…”的能量要远远超过“千万不要…”的能量。对自己的祈福比对别人的诅咒更灵。
…
以上是经过我自身实践的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一些要义:要有正面的梦想,相信它,细化它,争取它。
2009年的七月,我来到法国之后写的第一本书《丹尼海格》终于完成,我在网上邮寄给了编辑。此时我的生活与最初到法国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改变:我在一家策划公司做兼职翻译,同时写作,同时照顾我爱人JP的饮食起居,同时跟善良又古怪的公公抬杠,同时也与那反华的嫂子进行着阶段性的斗争。
编辑看过初稿之后回复我说这个女留学生的故事,能不能把它的结尾修改得更现实一些:女孩最终摆脱了与丹尼海格之间无望的爱情,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女人,同时也让他们之间留下遗憾,毕竟不完美的故事总是更让人唏嘘感叹,更让人印象深刻的。
我回复给她说明了一定要创造一个童话一样结尾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