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波人意料地、过早地离开了我,但是回忆我们从相识到相
到永别的20年,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曾经拥有幸福,拥有
,拥有成功,拥有快乐的生活。
记得我们回国后共同游览过的雁山、泰山、北
河,还有我们常常去散步和作倾心之谈的颐和园、玲珑园、紫竹院、玉渊潭…樱
盛开的时节,
丛中有我们相依相恋的
影。我们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共
20年,竟从未有过沉闷厌倦的
觉。平常懒得
饭时,就去下小饭馆;到了节假日,同亲朋好友
聚畅谈,其乐也
。
生活是多么的好,活着是多么好啊。小波,你怎么能忍心就这么去了呢?我想,惟一可以告
他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这一切。
小波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为之开过专栏的《三联生活周刊》的负责人朱伟先生说,人们还远未认识到小波作品的文化意义。小波的文章中有一传统写作中十分罕见的自由度,看了没有
张
,反而有一
飞翔的
觉。他的反讽风格实在是大手笔,而且是从骨
里
来的,同他的个
、生活经历连在一起,不是别人想学就能学得来的。小波去世后,他开过专栏的《南方周末》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对不能再读到他的文章扼腕叹息。甚至有读者为最后看他一
从广州专程坐火车赶到北京参加他的遗
告别仪式。看到有这么多朋友和知音真正喜
他的作品,我想小波的在天之灵应当是快乐的。
记得那一年暑假,我们从匹兹堡发,经中南
的70号公路驾车横穿
国,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10天时间才到达西海岸,
犷壮丽的大峡谷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然后我们又从北
的90号公路返回东
,在黄石公园、“老忠实”
泉前留连忘返。一路上,我们或者住汽车旅馆,或者在营地扎帐篷,饱览了
国绚丽的自然风光和大城小镇的生活,
到心旷神怡。
有的年轻人竟然能够问中国大陆面积大还是台湾面积大这样无知的问题。回国后,国家是自己的国家,文化是自己的文化,
起事来有
如鱼得
的
觉。在中国,有些事让人看了
欣鼓舞,也有些事让人看了着急生气,但是无论是
兴还是着急都是由衷的,像自己的家事一样切近,没有了在国外隔靴搔
的
觉。尤其是小波近几年在报刊杂志上写的文章,有人看了击节赞赏,有人看了气极败坏,这
反应能给一位作者带来的快乐是难以形容的。
记得那年我们自费去欧洲游览,把敦的大笨钟、
黎铁塔和卢浮
、罗
竞技场、比萨斜塔、佛罗
萨的街
雕塑、梵
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尼斯的
海滩、蒙地卡罗的赌场、威尼斯的
乡风光一一摄
镜
。虽然在意大利碰到小偷,损失惨重,但也没有降低我们的兴致。在桑塔路其亚,我们专门租船下海,就是为了亲
验一下那首著名民歌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