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常识与通识 > 常识与通识情与化学(4/5)

常识与通识情与化学(4/5)

刺激观众的痛苦中枢,然后好人以暴力克服磨难,由快感中枢完成高潮,影片适时结束。

由于前额叶区的压抑作用,人类还产生了偷窥来疏解心理和生理上的压抑。爬虫类和古哺乳类不偷窥,它们倒是直面“人”生的。艺术提供了公共偷窥,视觉艺术则是最直接的偷窥,偷窥包装过的或不包装的暴力与性。

扯得真是远了,爱情还在等待,不过虽然慢了一点儿,但是前面的罗嗦会使我们免去很多麻烦。

人类的“杜莱特氏症”历史悠久,生动的病历好看过小说。这种症状是因为病人脑中的“基底核”不正常造成的。基底核负责制造“邻苯二酚乙胺”即“多巴胺”多巴胺过多,人就会猛烈抽搐或者性猖狂。多巴胺过少,结果之一为“帕金森氏症”治疗的方法是使用“左多巴”注意量要精确,否则老绅士老淑女会变成色情狂的。

你觉得可以猜到爱情是什么了吧?且慢,爱情不仅仅是多巴胺。

脑神经生理学家发现,人脑中的三种化学物质,多巴胺(dopamin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phenylethylamine(最后这种化学物我做不出准确译名,总之是苯和胺的化合物)。当脑“浸”于这些化学物质时,人就会堕入情网,所谓“一见钟情”所谓“爱是盲目的”所谓“烈火干柴”等等,总之是进入一种迷狂状态。诗歌,故事,小说,戏剧,电影,对此无不讴歌之描写之得意忘形,所谓“永恒的题材”

今年《收获》第四期上有叶兆言的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读的时候常常要猜男主人公丁问渔脑里的基底核的情况,有时想,觉得可以戏仿“字典小说”写成一部“病历小说”从症状上看,丁问渔的基底核有些问题,多巴胺浓度稍稍高了一点,但他的前额叶区里的文化抑制软件里,有一些他所在地区的文化软件里没有的“骑士精神”所以他还不至于成为真正的性猖狂。“骑士精神”是欧洲文化里“享受痛苦”、性自虐的表现之一,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的悲剧是欧洲文化中时间差的悲剧,桑丘用西班牙的世俗智慧保护了主人,叶兆言笔下的丁问渔的悲剧则不但是时间差而且是文化空间差的悲剧,南京车夫和尚显然不是桑丘,连自身都难保。丁问渔的悲剧有中国百年来一些症结的意味,却难得丁问渔不投机。叶兆言要处理的真是很复杂,可惜丁问渔死得简单了,从悲剧来讲,他死得有点不“必然”不过我这么讲实在是一种监工式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何况我还不配监工。

上面提到的脑中的三种化学物质,生物学上的意义是使性成熟的男性女性产生迷狂,目的是交配并产生带有自己遗传基因的新载体,也就是子女后代。男女交合后,双方的三种化学物质并不消失,而是持续两到三年,这时若女方怀孕,迷狂则会表现出“亲子”“无私的母爱”俗说“护犊子”、“孩子是自己的好”我如果说“母性”无所谓伟大不伟大,只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迷狂,一定会得罪天下父母心,但脑生理学认为,这正是人为了维护带有自己基因的新生儿达到初步独立程度的不顾一切,这个初步,包括识别食物,独立行走,基本语言表达,也就是脑的初步成熟。爬虫类和古哺乳类的后代的脑是在卵和胎的时期就必须成熟。它们一降生,已经会识别食物和行走。爬虫类只护卵,小爬虫一破壳,就各自为政;古哺乳类则短期护犊,之后将小兽驱离,就像我们从前在日本艺术科教片《狐狸的故事》里看到的。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