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很可笑,一个学期一百五六十天,才旷三天课,真是个好孩,然而病假一项在当时许多中学生的手册中都是不填写的,即全勤。那时候不要说旷课,就是得了肺炎肝炎什么的,也要忍受同学的排斥,带着
罩坐在课堂上,惟恐落下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5
我认为自己真正长大成人是从现在开始的。原来在路上,但凡跟
脚不利落又有
驼背的人打听
儿,我就
人家叫爷爷
,把自己当孙
辈看。后来有小孩问路时叫我叔叔,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但还没
好准备,突然间还难以接受。又过了两年,也就是到了现在,小孩再叫我叔叔我便欣然接受,要不这么叫我都批评他不尊重长辈,同时,我
所有的老
老太太改叫了大爷大妈,当然,自己的爷爷
该怎么叫,还得怎么叫。
7
我可以选择与不
,但还是
去了,就是一念之差,反正也是逛,看什么不是看。
要不是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我爸妈还始终认为他们的儿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
。每次我战战兢兢地把成绩册
给爸妈的时候,已经
好了要么被劈
盖脸一通数落:你小
就他妈给我丢人吧,要么三两个星期对我
搭不理,比挨一顿爆揍还让我难受的准备。不过现在我已经坦然多了,不像几年前,总是藏着掖着,不及格科目太多的时候就说手册
丢了。
待业的这段时间,我忽然意识到何谓生活就像术,看似变幻万千,却非无中生有,在预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
。
印象中这天是礼拜一,在这么一个不年不节的日里,北京大街上的人并不多,除了几个拎着全聚德袋装烤鸭和北京果脯的外地人,与晨练买菜归来的大爷大妈,我这么大的孩
几乎没有,他们都风华正茂,哪有我这般闲情逸致。
每天除了上网、去招聘会找工作,我便无事可。不知
从什么时候起,我养成一有空就上街观察老
的嗜好,偶尔还拿着相机拍几张照片,经常因此被打麻将玩一二四
钱的老
挡着脸拿拐
儿敲打,以为我是报社记者,又在搜集不正之风的题材。
因为在一次两个同学打架的时候,我没有拉架,而是支持了其中一方,合伙将另一方打得七窍血(是我们手上
的血沾到他的五官上),所以老师在我的
行评语中写
:立场鲜明,
憎分明。这
很个人化的评语在其他同学的手册中难得一见,无外乎都是
班集
,积极参加班内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因为打架的原因,这一
没被写
我的手册),积极参加
育锻炼(女生例外),学习努力(针对成绩平平的学生),思维活跃(特指淘气的学生),望日后更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
步。
6
承认自己是待业青年没什么不好的,而许多文人墨客却要说自己闲赋在家,待业就是待业,嘛偏说闲赋,好像自己把工作怎么着了似的,好像自己多主观能动
。
虽然父母不再唠唠叨叨,但上了班单位领导会对我说三四,如果我对他能像对父母那样不分彼此就好了。
还有一个长大的标志,就是脑容量减少,以前我对亚平宁半岛的那些无论几级的球员都如数家珍,而今除了只对几个绯闻不断的主儿略有耳闻,对其他人陌生得就像他们本不知
我是谁一样。
星期一买卖稀。店里除了包括那个女孩在内的
年轻就是财富,但再有钱也架不住挥霍,况且我已二十二岁,不再是个富翁,我得一分钱掰成两,不能再打
脸充胖
,该吝啬要吝啬了。
我的手册中学校与家长联系栏里面经常被写上“准备开学参加XX补考”我不明白老师为何要将此事公布于此,参加补考的是我,又不是我父母,通知他们有什么用,还没我会的多,让他们考肯定还不如我呢。
学也懒得开假条,索不去学校。
手册的最后一页是学校通知,好在老师没有在“试读、留级、退学、送工读学校、开除”这些栏中填写什么,当然了,手册中“级”栏一
更是空白的。
我在老们
上预见到自己老了时候的
模样:早上去公园压
,中午到路边打牌,下午蹿胡同里聊天,傍晚去学校门
接孙
,
夜跑湖边吊嗓
,手
的时候就捡
空饮料瓶
纸盒什么的…去,想那么远
什么,把握好现在就得了,赶
找
儿活
才是正经事儿。
那天我像只无苍蝇,在街上东逛西逛,不知不觉就到了西单,突然被一阵叫喊声
引,侧目一看,一个红
发的女孩正认真地冲我喊着:
迎光临,里边请,随便转转,随便看看。是从佑丹
专卖店传
来的。
人长大的又一标志就是,觉城市在变小。初中我在西单附近上学,有时因为作业没完成被老师勒令去教室外罚站,就趁机坐车去动
园,那时
觉距离特遥远,跟
趟差似的,去了动
园这一天就甭
别的了,中午买个面包,一边吃一边看猴
,吃不了的就扔下去,看它们是怎么你争我抢,奋不顾
的。现在再去动
园,打辆车,20分钟就到了,
觉近在咫尺。这才几年,变化就这么大。
忽然想起,父母好几年没有说过我了,被骂的滋味早已淡忘,还真怀念的,倒是我时不时地说说他们这个,指指他们那个,一百个看不上
。我也知
不该这样,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实在没办法,谁让我翅膀
了呢。
就在我生活得一塌糊涂,对未来不知所措的时候,不但没有找到工作,却给自己找来一个大的麻烦居然喜
上一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