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霜,放在厨房的洗碗池边。若他回家有空闲,也必定帮我一起来做。毕竟,这个四口之家,是需要不断地付出经营来维持。所有的完满到了最后,亦只是平淡甘愿,波澜不惊,看起来非常庸碌。
我只觉得日子越来越静,越来越静,像水流到更深的海底去。我的话越来越少。但这沉默里有无限富足,只是因为心安。抑或是因为我记得和遗忘。
我还是会见到莲安。偶尔夜深人静,午夜失眠,我独自走到阳台上抽一根烟。灰紫色的天空微微渗出亮光,整个居住区的小栋别墅都沉浸在深不可测量的寂静之中。星辰的光亮已经稀薄。世间万籁俱寂。我便看到她站在角落的暗中,直发倾泻,戴着祖母绿耳环。眼角有细微的散发光泽的纹路。眼神像一小束洁白的月光。
她拿着烟,放在手指间,对我轻轻微笑,问,良生,近来可好。
我说,莲安,我渐渐明了,爱里面有太多贪恋胶着,所以会有离散。若从爱到无爱,如同盈年,这感情却是更有担当。与其说他爱我与恩和,不如说他怜悯和有恩慈,并且知道我们。但我却觉得亦是好的。
她说,以前我们都过得艰辛,不断颠沛流离。
我说,但那却是重要的。有这么多的事和人,可以记得。若没有回忆,人多么卑微。
良生,你还愿意再跟着我走吗?
我说,是。我愿意。随时随地,只要你出现,莲安。
此时盈年亦在卧室里惊醒来,轻轻叫我的名字,良生,良生,你在哪里。
我便对她点点头,转身走进房门。这个男人,我将与他一起慢慢变老。我知道。我们心里爱着的人,总是走得迅疾。因此能够与之相守的,总是一些其他的不相干的人。而我已经算是侥幸。盈年善待于我。我们珍惜对方,温和相处。因彼此已走过生命半途长路,知道悲欢甘苦,时光流转,所以不想辜负。
而莲安,她是我生命中的一扇门。轻轻打开,让我看到无限繁盛荒芜天地。关闭之后,我亦只打算守口如瓶。
清明节,盈年带着两个女儿,陪我回了一次南方故乡。枫桥是我出生以及度过童年的深山小村,也是父亲年轻的时候沦落教书的地方。小村年年都有变化,盈年看到的枫桥,已经与我记忆中的故乡完全不同。但这对我并无影响。我只知道,我父亲的坟在此地。我生命的根源在此地,我精神的源头在此地。或者当我某日叶落归根,我仍会回到此地。它是我的起点,也是我的归宿。
少年时的桀骜与风霜褪尽之后,我的内心分明,自己只是一个相夫教子的寻常女子,即使心存眷恋,亦静默无言。仿佛走尽无数坎坷颠簸之后,终于抵达某处,却发现那原来只是一个安静清朗的小镇。花好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