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登科只好兜了底,说:“书法家协会主席姚老师是我电大里的中文老师,跟我关系特别铁,是他听我说起你的字写得好,主动提来要看看你的字的,如果他满意了,不仅可以给你展览,说不定还能评一个不大不小的奖呢。”
康局长经不起杨登科的一再鼓动,答应写两幅字试试。杨登科也是急,要康局长当场就写,康局长摇摇
说:“现在就
手,没把握。近期工作有些忙,我已经好几天没动过笔了。”杨登科说:“老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了,几天没练有啥关系?”康局长说:“登科你不练字不清楚,书法是一门艺术,凡艺术的东西,一天不练自己知
,两天不练师傅知
,三天不练大家知
。”杨登科说:“老板还
有理论修养的嘛。”康局长说:“这是什么理论修养?”又说:“你还是给我两天时间吧,我再练习练习。”
姚老师摇摇,说:“我这个教中文的看来没资格了,好多词语都不太听得懂了。”心里清楚得很,拿着烟酒找上门来的,那字绝对好不到哪里去,但碍着杨登科的面
,还是问
:“你们老板也懂书法?”杨登科说:“我们老板当然懂,他写的字没法跟你们这些大书法家媲
,但在机关
中,却是数一数二的。”姚老师说:“那行啊,我们正想扩大书法家队伍呢,有你们老板那样的领导加
来,正可壮我声威。”
康局长其实还是特别想去参展的,杨登科这么一怂恿,他又来了劲,摊开徽纸,连续写了好几幅。写着写着,康局长又没了信心,自知比原来写的并无太大长。这书法不像坐在台上
报告,先是基本情况,再是目标任务,然后是一二三四几
所谓的措施,中间再
些数据和事例,几十年翻来覆去就这么几招,再弱智的
来展展,扩大知名度。”姚老师知
杨登科的话不完全是谦虚,开玩笑
:“那你拿两幅字来吧,给你展到最显
的位置。”杨登科说:“行啊,不过署名时得写上姚老师弟
杨登科所书的字样,让人家看了,都说真是师
弟
哟。”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杨登科得了姚老师的话,便颠
颠跑到康局长家里,要他写两幅字,拿去参加展览。康局长以为杨登科开玩笑,说:“你不是寻我开心的吧?”杨登科说:“老板这可是冤枉我了,我是真的觉得你的字好,才动了此念,跑来找你的。”康局长还是下不了决心,说:“人家都是正儿八经的书法大家,
行
得很,我一个业余
好者的字,跟他们往一
挂,不是叫我丢人现
么?”
杨登科想反正要一个多星期后才开展了,练习两天康局长再写也不为迟,于是说好到时再来取字,了门。
康局长并不为杨登科的奉承话所动,说:“登科,我看还是算了,这样的字我可不好意思让你带走,你在姚老师那里也不了手的。”杨登科心有不甘,说:“老板太谦虚了。我看这样吧,你如果对这些字不太满意,不妨再写几幅试试,总有你最拿手的。”
见姚老师答应得如此痛快,杨登科心中窃喜,说:“那我这两天就让老板写几幅,再拿来让你过目,你觉得行就展去,不行也不要勉
,扔到纸篓里便完了。”姚老师说:“登科推荐来的人能有不行的吗?”
两天后杨登科又去了康局长家,只见康局长书房里已写了好几十幅字,什么鸣凤在竹,白驹场,分金鲍叔,奉璧相如,什么生
当如孙仲谋,八千里路云和月,什么遥望
山
,草树知
不久归,都是旧文古诗上寻觅得来的句
,意思自然好得不得了,只是那字有些不太匹
。杨登科不免
失望,如果拿着这样的字跑到电大去,就是姚老师不说什么,他杨登科也汗颜。却还不好在康局长前面实话实说,只得假意
:“我看了姚老师家里那些所谓的书法家送的字,比老板这些字也
不到哪里去。”
说笑了两句,杨登科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的字上不得墙,但我们老板的字却是
不错的,不知老师
不
兴趣。”姚老师一时也没明白杨登科所说的老板是谁,说:“你的什么老板?”杨登科说:“就是我们局里的局长。”姚老师说:“局长就局长,怎么成了老板啦?”杨登科说:“喊老板贴切嘛。现在地方上也好,机关里也好,跟私有企业差不到哪里去,都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什么都一把手说了算,喊一把手为老板,名正言顺,所以喊的乐得这么喊,应的也乐得这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