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如茶,茶再也会淡,再
也会冷。
淡是茶,冷
是茶,就如世情有冷
,世态有炎凉,世
有
浅。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尝过品过领悟过,才解其中真味。真味
文,文亦可
,甚或可
心也。
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对后台发生兴趣。也许跟我的年龄有些关系吧。我是1960年生人,今年整整四十五岁。有人说四十五还是青年,要翻过这个坎才算中年,我对此说法一直持有怀疑态度。俗话说,人过三十是半世。圣人也有言,四十而不惑。一石米已吃完一
,人都不惑了,还属于青年,实在说不过去。我因此不太敢搞笑,还将自己看作是所谓的青年,觉得已走过人生的正午,到了斜
西向的午后。人生有不同的阶段,少儿是早晨的
,鲜
;青年是上午的咖啡,浪漫;壮年是正午的酒,
烈;中年是午后的茶,醇和。我一辈
没有什么嗜好,与烟酒无缘,
咖啡可有可无,却特别喜
喝茶,尤其是四十岁之后。可巧我最重要的小说,都是人到中年,喝着我喜
的茶写
来的。茶为草中英,喝茶能喝
佳味,喝
妙趣和品位,还能喝
禅意,叫茶禅。可谓空山人不见,想见品泉心。所以世上有戒烟戒酒的,甚至有戒
的,却从没听说有戒茶的。茶可当
,当咖啡,当烟酒,甚至当
,
咖啡和烟酒
,却不可当茶。原来茶是可以托付终
的。茶自有茶
,茶
温馨绵远,苦涩不失芬芳,
洁不失平和,可酽可淡,可温可
。因此茶
最与文心相近,茶品最与文品相合。我这里说的当然是真文心真文品,跟以文为敲门砖,沽名钓誉,走捷径者无涉。有人发表几篇文章,印一两个本
,便又长职称,又长级别,又长待遇,我却是扔下既得利益和看得见的仕途,退居书斋,写我的小说的。文学早已边缘化,甚至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我肖某人竟然不识时务,
起文学的勾当来,实在是神经搭错了地方。我也知
文学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好
,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让我坦然自在,就如我钟
着的茶一样。视文心为茶心,当文品为茶品,那么品尝着杯中佳茗,或读书,或写作,在众人皆为名利所累的今天,的确是件很奢侈的事。
我这里酸劲大发,谬谈文和茶
,其实最要说的是人到中年,喝着人生的下午茶,心态无意间已发生某些变化。你也许对过去亟亟以求的名利和权
,不再那么
衷,却恍然明白了诗佛王维,为什么会行到
穷
,坐看云起时。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一切终会随风而逝。
质不灭定律认为,逝者逝矣,却并没消失,只不过已
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和五行之外,是不是有一个我们看不见,却心向往之的彼岸?多少年来,我们对彼岸好像不再在乎,而沉迷此岸太
,急功近利,现买现卖,误以为
瓜必得瓜,
豆终得豆,不曾想往往栽下西瓜,结
芝麻,播下龙
,长
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