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去哪儿?
回头看看灯火辉煌的酒楼,线索断了,我心里涌起无力感。
绕着酒楼附近再转转吧,发现不了什么就只能回家干等了。
还是小雨,风却大了。我迎着风,好像有什么东西被吹到了脸上。
我抹了把嘴角,是根头发。
我随手一甩,这根头发又细又长,粘在手上,甩了好几下才甩掉。
这完全是下意识的动作,等我意识到什么,那根头发已经消失在风雨里,再也找不到了。
是从哪里来的?我前面并没有人啊。
我四下张望,最终视线落在不远处的电线杆上。
一张下半身还贴在电线杆上,上半身在风里招摇的纸。
这是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牛皮癣”——简易广告招贴,多是性病治疗或贩卖假文凭。在这张纸上,有些许黑丝飘动。
我快步走近,一把将广告撕下来。
十几近一米长的黑发插在薄薄的广告纸上,从上面的痕迹看,最初上面至少有上百根,已经被风吹走大半。除了六耳,还有谁会在这种地方干这么高难度的事?
意识到这是六耳留给我的信息,我立刻端详起纸上的广告。
这是张再普通不过的承办假文凭的广告,留了个“张先生”的手机号。
这张先生当然不会和六耳有什么关系,那么六耳把毛发留在上面的意思?
这张纸的纸质不太好,被雨水打湿,已经有些残破了。特别是下半部份。
我抬起头细看电线杆,原先贴着广告的地方好像有些白痕,但不太清楚,也不像是字。
不对!
刚才这张广告是上半部分脱落,而我撕下来之前,下半部分还贴在水泥柱上。我几乎完整地把广告撕了下来,照这样看,如有残破也该是先脱落被风吹着的上半部分,可现在的情况是…
看过纸上的残痕,我仔细地把这张广告再贴附到原先的位置,和上面的白痕对应起来。
像是有人用一把钢锥,在纸上划了个右转弯的箭头。
当然不会是钢锥了,我清楚地知道,这把锋利的锥子,一定是手上这些毛发组成的。
我顺着箭头的方向望去,离十字路口还有很长的距离。
沿途我一直留意四周,小心不要错过六耳的标记,到了十字路口右转,直走到下一个十字路口,都没有发现新的记号。
再怎么走?往前,还是向左转,亦或向右?
或许是六耳留下的记号被风雨吹掉了?
想到这点,我突然意识到,要是我晚来半小时,恐怕酒楼前的这个记号也看不见了。六耳真要作记号的话,为什么不做一个保留时间长些的?
一个答案在心里浮起来:他没有这个时间。甚至,他已没有这个力气,只能匆匆为之。
我不再往前走,掉回头,查看有没有被我错漏的地方。
经过的几根电线杆上贴着的广告我都凑近看了,没有曾被毛发穿过的痕迹。
心里愈发地着急,抬着看看挂在路口上方的交通标志,突然想到,会不会六耳的意思不是“前方路口右转”?
六耳不会开车,这样的标记对任何一个司机来说是前方路口右转,但对一般的人来说,或许只是前方右转?
少了一个“路口”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我快步向酒楼方向走去,果然在离酒楼大门不到十步远的地方,有条狭窄的小巷。就是因为太近了,刚才一心想着前方路口右转,竟然忽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