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的动作都显得慌里慌张的。母亲在下面喊,少军你疯了?爬在老虎天窗上干什么?不干什么,我在看星星。少军说。
疯了,丢只兔子跟丢了魂似的。母亲说,你看星星就能把兔子看回来啦?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少军回头说,同志,你能不能安静一点?你能不能别来跟我捣乱?
兔子,不就是两只兔子吗?哪天让你姨妈从乡下捎两只来。母亲絮絮叨叨地走开了,剩下少军站在木梯上,耐心细致地监视着小韩的动静。其实也没什么动静,小韩除了出来倒掉一盆水之外,一直呆在屋子里。除了灯光,少军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小韩家的窗上都拉着厚厚的窗帘。少军只能从灯光明火中分析小韩的行为,这个窗口亮着,说明他在厨房里,他在厨房里干什么?又在吃兔肉了?这盏灯灭了,那个窗口又亮了,他大概要睡了,要睡了?少军想为什么早早的就要睡呢?小韩家气窗上的那块空档是突然出现在小军的视线里的,不知道小韩是否想把窗帘拉得更严密一些,反正窗帘动过以后就留下了那块空档。少军现在从狭窄的气窗上恰恰可以看见小韩的床,准确地说是床的一半,一条薄毯的一半,意外的收获几乎使少军屏住了呼吸。
他看见小韩上了床,那张瘦削的脸正面对着少军,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苍白病态,但少军觉得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某种诡秘的光芒,他看见小韩用双手的食指顶住两个额角,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这种动作多么奇怪,少军还想发现些什么,但是很不巧。小韩的脑袋突然沉下去,他肯定是调换了方向躺着,少军后来看见的是两只苍白的脚,它们忽而静止,忽而急遽地颤动,像拧麻绳似地拧在一起,少军想他的脚上也有疑点,睡觉就睡觉,他的脚为什么这样乱动不止?后来小韩家的灯就灭了。除了气窗玻璃上的一小片幽光,少军什么也看不见了。第二天少军又去翻看小韩的垃圾桶,桶里没有大头所说的那种画页,也没有红色玻璃丝线了,少军发现了几根骨头,他用树棍拨弄了几下,他觉得那不像是兔子的骨头,那么大那么粗的骨头,到底是什么骨头?少军这么想着心就开始狂跳了,会不会是人的骨头?
现在已经不是兔子的问题了,小韩心里肯定藏着鬼胎。少军绕着小韩的屋子走了一圈,他决定爬到小韩的窗台上去,他要利用气窗上的一块空档看看那张可疑的床。假如有大头在旁边望风就更好,但没有他也一样干。假如有人撞见,他就说是接受了公安局的秘密任务来监视小韩的,不管别人是否相信,至少不会有人来阻拦他。少军的脸终于贴住了气窗玻璃。现在他看见了小韩的那张床,床和毯子都很正常,使少军产生疑问的是床上的枕头,枕头竟然有两只,又皱又瘪地挤在一起,而且少军清晰地看见另一根红色的玻璃丝线,长长的,细细的,它就盘曲在枕头一侧。因为紧张和激动,少军跳下窗台时不小心把脚踝崴了一下,后来他就那么半跳半奔着跑到大头家里,透露了他的最新发现。小韩,小韩果然有鬼。少军喘着气说。
真的是他?大头说,是他偷了你的兔子?没这么简单。小军的眼眸里闪闪烁烁的,他说,打死你也不会相信,小韩家里还藏着一个人,一个女人你又瞎编了。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大头疑惑地说,一个女人?你怎么发现的?军机不可泄露。少军微笑着说,我早说过小韩这人鬼鬼祟祟的,你不信,什么事情能逃过我的眼睛?可是,可是他把一个女人藏在家里干什么呢?大头又问。少军似乎被一下子问住了,怔了一会儿用鄙夷的目光斜了大头一眼,干什么?你就知道问干什么,偷偷摸摸藏一个人在家里,肯定要干一件危险的事。少军说着匆匆地离开大头家,走到门外时他又回头对大头说,你等着看我的,三天之内我一定破案。奇迹出现在第二天夜里。
少军后来难以描述那天夜里的心情。本来他是爬在老虎天窗上监视小韩的,但母亲一直用扫帚敲着梯子喊他下来,这种干扰分散了他的注意力,少军干脆就从梯子上下来了,他想与其这样伸长了脖子,又要听母亲的唠叨,不如冒险爬到小韩的窗台上去。小韩家厚实的窗帘仍然在气窗部分留下一块空档,这给少军的第二次侦查提供了方便。
天渐渐黑透了,小韩家的灯光呈交替状地亮了,又灭了。梧桐树后的少军的心又砰砰地狂跳起来,他听见民丰里唯一的电视机在桃子家咿咿呀呀地响着,有个男人捏着嗓子唱着京戏,少军想那种声音正好可以掩盖他翻窗的声响,他贴着墙壁朝小韩家的窗户挪过去,刘大家的猫这时候喵呜叫了一声,少军吓了一跳,但除了那只猫,没有人看见他。少军站在窗台上,贴住那块气窗玻璃朝里面看,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这已经在少军的预料之中,他从裤袋里摸出手电筒,而室内的那种奇怪的声音恰恰传入了少军耳中,是一种类似于人在搏斗或挣扎时的声音,呻吟和喘息,少军觉得他的心脏快跳不动了,一只手急不可待地拧亮小电筒,对准了气窗玻璃,小电筒的圆形光柱异常精确地投向室内的床。紧接着少军看见了令他永生难忘的一种画面。小韩的脖子上勒着那根红色的玻璃丝线,有两只手,不知道是谁的两只手抓紧了玻璃丝线,勒紧,松开,又勒紧,小韩的脸因此变得古怪而恐怖,嘴张得很大,所有异常的声音都是从他的嘴里发出来的。
少军后来不记得自己是否叫喊了,只记得跳离窗台时莫名其妙地丢了一只鞋。
少军光着一只脚跑到香椿树街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