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荣宝斋(百年往事) > 第十一章(6/7)

第十一章(6/7)

移动着,他吩咐车夫:“掉头,跟上那位姑娘。”

秋月走了不多远,只见张幼林背着书包从前面一处宅院的侧门里出来,她一愣,喊了一声:“幼林!”

张幼林转过身,见是秋月,立即眉开眼笑地跑过来:“秋月姐!”

秋月满脸狐疑:“你怎么回来了?”

“洋教习过洋节,我们也跟着放假,我还没回家呢,先过来把洋教习托我带的东西交给人家,没想到就碰见你了,秋月姐,咱俩真有缘…”秋月的脸上也有了笑模样,俩人在街上亲热地一边聊着,一边向前走。

马车里的贝子爷感到挺纳闷:“这位小爷又是谁呀?怎么秋月姑娘一见到他就高兴了呢?”

额尔庆尼摇摇头:“没见过。”

“你差人打听打听。”

秋月和张幼林在街的拐角处消失了,贝子爷这才依依不舍地吩咐车夫原道返回。

按照庄虎臣的安排,得子接长不短地就跟三郎小聚一次,为的是从他口中打听额大人的动向,把牢荣宝斋与宫中的买卖。那天晚上,在珠市口的一家小饭铺里,得子和三郎已经吃完了饭,正在喝茶聊天儿,三郎煞有介事地问:“得子,你听说了吗?前些日子,在温泉的煤洞里挖出了刘伯温的预言碑。”

得子摇摇头:“没听说,那碑上写着什么呀?”

三郎一边想一边说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还有,我记得不大准了,好像是说官府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得子半信半疑:“这碑是真的吗?要是有人做局,事先在地下埋好了呢?”

“那可就不知道了。”

得子朝四周看了看:“得,祸从口出,咱不说这个了,三郎,这些日子,谁常到府上走动?”

三郎白了他一眼:“我说得子,你查户口是怎么着?”

得子赶紧摆摆手:“没,没有,我随便问问,你们家大人和我们荣宝斋,不是有买卖上的事儿吗?”

“还别说,这些日子,琉璃厂那茂源斋,还有慧远阁的掌柜的,老围着我们家大人转。”

“你们家大人搭理他们吗?”得子关心的就是这个,三郎也直言不讳:“我们家那大人,有奶就是娘,谁给的好处多,买卖就跟谁做。”

得子的心一沉:“那你以后多留点神,要是听见你们家大人说起宫里需要文房用品什么的,给我递个信儿,我们掌柜的亏待不了你。”

三郎点点头,得子话里的含意,他听明白了。

昨天晚上,庄虎臣回家给三叔祝寿,喝多了点儿,早上起晚了,他吃完早饭就匆匆往铺子里赶。路过一家铁铺子,铁匠们正在忙着打制大刀、长矛,庄虎臣想着心事没注意,差点儿撞在从铁炉子里伸出来的刀片上。

“嘿,爷们儿,瞧着点儿!”一位上了年纪的铁匠高声喊着。

庄虎臣停下脚步,他看着地上堆积如山的大刀、长矛,诧异地问道:“大哥,我记得您这铺子是做农具的,怎么改做兵器了,是要打仗吗?”

老铁匠得意洋洋地回答:“打洋人!”

“打洋人?”庄虎臣下意识地看了看左右,赶紧离开了。

来到铺子里,得子把和三郎在饭桌上聊的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庄虎臣,出乎得子的意料,庄虎臣对刘伯温的预言碑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

近来京城里到处都在风传义和团的事儿,买卖人最怕的就是政局有变,影响了生意,特别是荣宝斋,费尽心机好不容易走上了正轨,别再因为点儿不沾边的事儿给砸趴下。庄虎臣越琢磨越起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他干脆站到了荣宝斋的大门口,观察起过往的人流,借以排遣内心的忧虑。突然,人流里出现了王雨轩,庄虎臣定了定神,快步迎上去:“哟,王大人,可老没见了啊,听说您去了趟山东?”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