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荣宝斋(百年往事) > 第二十二章(7/7)

第二十二章(7/7)

送过去,我请贝子爷吃顿饭,这事儿就算过去了。”沉默了片刻,张幼林又问“李默云好像有日子没在琉璃厂露面儿了吧?

“听说躲到南边儿不敢回来了。”

张幼林换了个坐姿:“环仁哪,有人说,中国的书画史就是一部书画的作伪史,这话听起来挺夸张的,但你琢磨琢磨,它有一定的道理。文献上说,东晋时期仿王羲之字的人已经很多了,到了唐代,就有人专门从事鉴定流传于世的王羲之字的真假,一千多年来,书画作假绵延不绝。民国以后,出现了一些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都很高的‘高仿’作品,不像明清时期的苏州片子、扬州的皮匠刀和北京的后门造儿那样,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你们在书画经营上,得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记住,烫手的钱,宁可不要。“张幼林说得语重心长,宋怀仁使劲点头:“东家,我记住了!”

晚上六点,张幼林准时来到了在翠喜楼预订的一个雅间,可左等右等,直到八点都过了,邵飘萍还是没有露面,张幼林着急了,他不时地向门口张望。

赵翰博从雅间的门口经过,见是张幼林在里面,就走进来。

张幼林站起身:“赵先生,少见,少见,最近怎么不到铺子里去了?”

“我去的时候都没碰上你啊。”赵翰博一看桌子空着,就问“你等谁呢?”

“你们报界的头面人物,邵飘萍。”

赵翰博显得很惊讶地:“你等邵先生?邵先生被抓起来了,你还不知道?”

“您这回消息可不准了,昨儿个我从苏联大使馆门口儿过,亲眼看见邵先生和一个人从里面出来,我这才差人送了帖子。”

“哎哟,你不知道,邵先生出了使馆,在回报社的路上,就让埋伏在路边儿的军警给抓起来了。”

“啊?”张幼林顿时瞪大了眼睛“军警怎么知道邵先生要从那儿过?”

赵翰博趴到张幼林的耳边轻声说道:“据说是张作霖用两万块大洋收买了邵飘萍的朋友、《大陆报》社的社长张翰举,是张翰举把邵先生从使馆里给骗出来的。”

张幼林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也算朋友?简直就是见利忘义的小人!张作霖也太小心眼儿了,邵先生不就是没接他那三十万大洋吗,就非得把人抓起来?”

赵翰博摇头:“不这么简单,这些年,邵先生锋芒毕露,他写文章支持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力助郭松龄倒戈反对张作霖,反对段祺瑞就更甭说了,他拒绝接受段祺瑞给的善后会议顾问的头衔,‘三一八’惨案屠杀学生,《京报》发表了一系列的详细报道,《首都大流血写真》特刊,你看了吧?”

“看了,邵先生正义直言,佩服,佩服!”

“张作霖早就对邵先生恨之入骨啦,这回…恐怕是凶多吉少。”赵翰博神色黯然。

“那得赶紧想法儿救他呀!”张幼林着起急来。

“这不,各界代表正在一块儿商议呢。”

张幼林摘下衣帽架上的礼帽:“走,我也算一个!”

赵翰博大喜:“太好了,我们正缺商界知名人士呢。”

第二天一大早,赵翰博和几位代表就赶到了奉军驻京总部,张幼林也在其中。

奉军驻京办事处主任冯维安接待了他们,冯维安的口气很强硬:“逮捕邵飘萍,我们老帅和各部将领早就有这个打算,各位就不要再费口舌了。”

赵翰博站起身:“邵先生的言论是有过激的地方,不过,看在邵先生是报界栋梁的份儿上,还请您和老帅再商量商量。”

冯维安盯着赵翰博,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商量的结果是,一经捕到,立即就地枪决。”

众人眇嚷起来:“怎么能这样蛮横不讲理呢?邵先生不就是敢说真话吗?难道说真话就得杀头…”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赵翰博对众人做了个手势,又对冯维安说道“说真话是新闻从业者的责任和良心,邵先生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不畏恐吓,敢于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可钦可佩,你们不能…”

冯维安不愿再听下去了,他把门“啪”地一关,扬长而去。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