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英国情人(K) > 第十四章还有我们的青岛(2/6)

第十四章还有我们的青岛(2/6)

但是,这桩被他最亲密的家人退稿的事,依然刺痛了他的自尊心。发狠之余,他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布鲁姆斯里的人,难他没有父辈的智慧?还是时代不再需要这知识分?或许,他想,我还是应当好好写诗。他相信他的现有诗作,某些应当能够传世。

在欧洲思想界风推动下,他对很多问题——学,政治,文学与政治都很关心,转向评论。他的几篇长文都以长辈为论战对象,他的父辈很年轻时,比他还年轻时,就是绝对狂傲包揽天下的,一写就是大题目:莫尔《理学原理》,列奥纳德姨夫的《社会主义与合作运动》,父亲的《文明论》,凯恩斯的《货币论》,福斯特的“演讲”《小说面面观》,都是垄断一个学科的伞状著。这个压力使他坐立不安。竟然这些人并不想赏识他们集团的辈的挑战。

信寄第二天,他收到母亲一封信。不是对他的男女之事有所评论——她总是很兴他能享受人生。而是一件他几乎忘却了的事——他的书稿。

好吧,他想,你们英国老牌自由主义者,终将被取而代之,你们敢为自由主义而同恋,或反战。我们新的自由主义者敢尝试,甚至学会东方房中术,敢为理想主义而到东方打仗,咱们走着瞧!

他评罗杰·弗赖思想的学论文,与C·台·路易士论辩的“无产阶级与诗”与福斯特讨论的“战争与和平”通过母亲转给伍尔芙夫妇,想在他们开的荷加斯版社版,弗吉妮娅阿姨拒绝了。在电话里母亲朝阿姨发了脾气,来信中只是安了他几句。但是他怀疑是弗吉妮娅又在与母亲闹别扭。

有可能,他只是不习惯这么想念一个女人,由生怨,反而变成了这样那样的不满。凉风一,他打了一个嚏。变得气?生病就更虚弱。他楼上楼下转悠着,像个被惊动的鬼魂。转悠累了,斜躺在床上。

忽然,他觉闵的气息在他的房里了,他一下从床上了起来,正是傍晚太刚下山,还未上灯时分。裘利安想,幸亏今天他觉好一了,没躺在床上。他听得见闵轻巧的脚步声,一步一步上楼。

这个早,裘利安已经二十八岁。他刚享受了人生最大的福气,使他回味不止;但是与这个中国女人的关系,当他不得不正视时,却越想越复杂;而此时又不得不考虑自己的一生事业,更觉得彷徨不知所措。

他现在明白,虽然他在中国当堂堂皇皇的教授,实际上没有明确的专业。他想兼任第二代布鲁姆斯里诗人和政论家。两年前,他的诗集《冬之动》版后,受到朋友和家人不少鼓励,弗吉妮娅阿姨还写了两封长信仔细推敲评论,但是报刊回响很少。

第二天,裘利安很晚才醒来,太升过屋。闵不知什么时候来的,好了汤、稀饭、菜,都是除了油腻,对冒有效,讲究营养的。她就像对待家里亲人一样,关心仔细,但保持距离。仆人上上下下随她差使,他们非常听这个系主任夫人的话,她的举止十分自然。她专心致志,也不关心其他事,甚至一句不提北京的事,也没一句亲的话,她是真在意他的健康。

裘利安有埋怨地看着她。闵好像看他在

听着听着,他就睡着了。从北京回来后,第一次睡得这么好,也不知闵什么时候离开的?

心,不会结婚,结婚将是大灾难。”母亲读信会站在他一边,母亲总是担心他多情而糊涂,最后错决定。写了这句话,他到又有了自由。他能够平心静气地想念闵了。就算是她不在意我,我在意她,也没有什么不妥的?裘利安自嘲地笑了,他哪像以前那个自己:冷酷,无心肝!

连着一个大园,父亲克莱夫在喊什么,大约在问咖啡壶在何?弗吉妮娅阿姨则在房里写什么;母亲心不在焉地在丛中沉思,被叫喊声得抬起来;母亲的男友邓肯则转向地溜达,上这儿打个结,那儿扎个带。这和谐恐怕再难有了。

猜想又是阿姨的小说《奥兰多》里那个原型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阿姨会疯狂地上女人,心里却在嫉妒母亲,最吃酸的是母亲为他这个儿骄傲的神。这两个有名的布鲁姆斯里女,对外是最完妹关系,但依然逃不了最简单的人与人之间免不了的纠葛。

闵是听说他生病,送药来了。见裘利安衣衫不整,蓬蓬地站在卧室门,就当着仆人的面请他快回床上去。她还带来一张从北京朋友那儿找来的唱片《关三叠》。她说“睡下听吧。”他只得乖乖地睡到床上,盖得严严的,看着闵在房里忙东忙西,走来走去,他突然觉得,这真像一个家,一个他自己的温的家。他让闵放唱片,她就把片从纸壳里取,放到盘上放起来。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