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府阖家来京听候审理之事,贾宝玉原也耳闻,因记挂甄宝玉,日夜思一见面而不得,如今竟听卫若兰说与甄宝玉熟识,便有心打听得再仔细些,却忽又想起听母亲说过,甄家三小原许了景田侯之孙为媳,近因
了事故,司家正嚷着要退亲,今见司裘良在座,不好多提。正要别话岔过,忽听冯紫英对面笑
:“你两个倒投契,可惜卫兄不日便要祭旗南下,不然以后你们倒可时常亲近的。”
宝玉听了,恋恋不舍,问:“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再见?”卫若兰
:“朝廷之任,原本天心难测,况且战事多变,更比风雨
晴无一定之规,若顺利时,一战而捷,两三月便可还京,若不顺利时,只怕三五年也未必转得来,也惟有尽人事,听天命六字而已。”冯紫英笑
:“提起此事,我还有一问:原说你小登科的日
便在左近,如今忽然授了这个衔,倒不知是先
房,后
兵呢,还是先立功,后行礼?更不知令夫人是何阀阅?此前可曾见过?知
相貌
情如何?”
卫若兰赧然:“自当国事为重,先退敌,后成婚。再则婚姻大事,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却上那里见面去?”冯紫英顿足叹
:“这万万不可。若是由着媒人信
开河,麻脸也说成羞
,秃
也说是闭月,那还得了?”韩奇
:“冯兄言重,媒人如何肯这样屈心,若是中人之姿
说成
容月貌也还罢了,如何麻脸秃
,也能说成羞
闭月?男方即便当时受骗,过后难
不寻他晦气的?”
卫若兰忙:“井蛙之见,往往以
窥蠡测而自误。且
耽烟霞,素少教化,若有冲撞之
,还望海涵。我与兄虽然少见,形容举止却不陌生,所以见了面只当老友重逢一般,不觉忘形。”看见宝玉一脸迷惑,忙又笑
:“在金陵时,我原和甄府的宝玉公
十分要好,时常会面饮酒,若论他的举止容貌,与兄一般无二,就连谈吐态度也相仿佛,方才我见了你,还只当是甄世兄来了呢。他如今原也在京城,只可惜不得见面。”
满座公都接声叫好,一齐饮尽,又谈些沿海战事,说及“贼寇猖獗,每每上岸窥探附近城廓,其势刻不容缓。朝廷虽屡屡发兵征讨,奈何内有盗贼逆匪,外有敌患环伺,贼逆勾结,难以檄剿”等事,都不禁
拳
掌,形于颜
。宝玉于这些事上向不留心,又因座中卫若兰虽是世
,却自那年秦氏
殡时匆匆见过一面后,卫家即阖家离京,遂无
。一向听闻他文字风
,弓
娴熟,且生平最喜兰
,凡行止之
,必手植数十株,绕
通衢,香闻十里,故而自号若兰。每到
开之日,往往临
把酒,自斟自饮,至夜不眠,有咏兰诗数十首传世。今日难得相会,又见他清华贵重,仪表天然,果然好个人
,不免向前互
久仰之情,又请教
兰之
。
那卫若兰也久慕荣府玉公之名,只恨无缘
,今见他主动攀接,岂有不竭诚相告的,笑
:“世人都只说兰
最
,不宜家养,岂不知空谷幽兰,虽风
霜欺、晨昏日晒而芬芳四溢,何尝
乎?故而小弟
兰
,最忌拘谨,不以盆栽,不设
坛,只依时
茁芽,任其风雨
溉,兼命小鬟守护,不许禽鸟啄
、虫蚁伤
而已。其余也并无窍门的。”宝玉
:“我以前看书时,尝见宋赵时庚所编《金漳兰谱》着录二十二品,宋王学贵所编《兰谱》着录五十品,又有《群芳谱》载:兰无偶,称为第一香。紫梗青
为上,青梗青
次之,紫梗紫
又次之,余不
品。不知兄以为如何?”
卫若兰笑:“赵时庚以吴兰、潘
等十一
为上品,郑少举、黄八兄、周染为中品,以夕
红、观堂主等为下品。我则以为不然,盖
开因时随
,恰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兰草、泽兰生
旁,幽兰生于山谷;兰
生近
,叶如麦门而冬为
兰;生福建者,叶如菅茅则为秋兰。此皆天假其时而开,故有
秋之别;地择其质而异,遂有山
之类。岂是兰
本
有上下分乎?泽兰生
边,其艳何求
画?山兰生幽谷,其香不为媚人。惟庸人自扰,文人自得,故以兰
谱,且枉论品级,岂是真
人耶?故而小弟
兰,但得新品
,必视如拱
,
心移来,辟地而植,无论杭兰、建兰、朱兰、伊兰、风兰、真珠兰,皆视之为挚友良师,并无品级贵贱之分别。”
譬如卫兄此番来京,原以为久别重逢,当可一聚,岂料昨日看了邸抄,才知卫老伯已
了兵
大元帅,卫兄便是一个现成的先锋,如今奉命巡阅江海门
,
兵防倭,不日便要起
。虽说沙场
鞭,男儿本
,然我辈又不得尽兴了。因此以小弟之意,得聚会时便该常聚,闲时则将弓
演练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故而今日略备薄酒,请几位好朋友校赛骑
,一则为卫兄壮行,二则也是不忘祖训之意。诸位若不嫌我多事,便请满饮此杯。”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宝玉听了这几句,便知这卫公亦是
情中人,更加喜不自胜,又见他虽然人
俊
,态度温和,却豪迈有魏晋之风,无一丝脂粉纨绔气,比自己大不多几岁,却已有挥兵指战之能,倒觉自惭,不禁赞
:“初次识荆,便得聆雅训,涂我尘衿,幸何如之?奈何夏虫不可语冰,宝玉
本愚钝,兼少见闻,卫兄谈吐
奥,非弟等尘芥之人可以省得。”